超全 | 8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汇总(2)
http://www.newdu.com 2025/10/20 01:10:1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3.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14. 摩擦力 (f) :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与动摩擦,其中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 (3)f 滑= μN。 其中f滑:滑动摩擦力;μ :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关;N:压力(固体在水平面上,压力 =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也与物体的粗糙程度和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⑴确定研究物体⑵找参照物(施力物体)⑶假设 f 不存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情况⑷ f 与假定的运动情况相反。 15. 摩擦力的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 、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6.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17.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夹角有关。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夹角越小,合力越大。 故力的方向相反( 180°)时合力最小,为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力的方向相同( 0°)时合力最大,为两个分力之和,合力的方向和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 18.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实验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 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 (2) 因为不受力不存在,所以在实际中即为 F 合=0,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 牛一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9. 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 m有关,与物体 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 等 无关。 (3) 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在惯性的作用下。应该说 由于惯 性或者 具有惯性 20. 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2)在外力的作用下哪一部分改变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后出现什么现象。 21. 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2. 二力平衡: 物体在受到 两个力 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3.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异体、 共线、 等大、反向;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反向关键是受力物体是不是同一个物体 24.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放在水平面上, F 压=G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且指向受压物体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注意) 下图为重为 G的物体在接触面上静止不动时所指出的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5.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示的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是帕斯卡(Pa),还有百帕(h Pa)、千帕(K Pa)、兆帕(M Pa)。 定义式:P= F 压/S 受(P:压强(Pa)F压:压力 (N); S 受:受力面积 (m 2) 1 Pa=1 N/ m2这种由定义引出来的公式叫比值定义法;以前还有速度、密度都是这样引出来的。 注:S 指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读书分割线 26. 帕斯卡是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 104Pa 。一颗西瓜籽平放在手上,大约为 20Pa;物理意义是 1 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20N。 27.增大压强的方法:① F 压→, S 受↓可↑ P②S 受→, F 压↑可↑ P③同时↑ F 压、↑ S 受 可↑ P。同理,反过来可以减小压强。 28.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液体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9.液体压强: p (Pa) P= ρ 液 g h (ρ 液:液体的密度 (kg/m 3) ;h :深度 (m) 【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0. 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1. 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方法: ①固体:先算压力,再由 P= F 压/S 受计算压强( 固体放在水平面上,F压=G) ②液体:先由 P=ρ 液 g h 计算压强,再由 F 压=P× S 受计算压力。 32. 特殊情况: ①P=ρ固 g h 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②F压=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一样粗。 33. 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锅炉水位计。 34.帕斯卡原理: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想各个方向传递。如汽车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刹车系统、铲车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适用于静止的液体和温度、体积不发生变化的静止气体) 液压技术能在无噪音的情况下把力放大, 其放大的倍数由活塞面积的倍数决定。公式为 F1/S 1=F2/S 2,即 F2= S2/S 1 × F 1 35.固体 (能大小不变地) 传递压力,液体 (能大小不变地) 传递压强,所以计算时固体先计算压力,液体先计算压强 36. 大气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一般有 p0 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是有区别的,大气压指直接和空气相连的气体压强,也就是空气压强,而气压指一部分的气体压强;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物理学习的“九大陷阱”
- 下一篇:2019中考物理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