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3)


    二、课堂系统
    (一)课前探究设计
    1.[课前实践]
    学生分为五组分别通过调查、采访、了解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2.[课前策划]各小组整理相关资料、知识,在课堂上展示进行评比。
    (二)新课导入设计
    学生甲的父亲(城市居民)描述现在和1979年前一家一天衣、食、住、行、用的生活。
    学生乙的母亲(农村)描述现在和1979年前一家一天衣、食、住、行、用的生活。
    引出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
    老师:从以上介绍发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更具体的相关知识让五个小组的代表到讲台来用5分钟内指导我们学习,介绍完后由老师、同学们、家长一起来评出两个优秀小组。
    (三)教学结构设计
    一、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1、 衣
    学生:第一组介绍
    学生A:[家庭照片、布票展示讲解](实物投影)
    B: [总结]改革前后人们衣着特点的变化。(划书P114)
    老师:
    [简评]:能深入调查,展示较好成果,分析总结得当。
    [数据展示] (电脑显示)
    1977年、1990年、2001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分别是12.6元、275.6元、537.5元。
    [小结]: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但是现在学生时代应倡导校服、运动服,切忌奇装异服和攀比。
    [过渡]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年份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所谓“民以食为天”,近二十年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
    2、 食
    学生:第二组介绍
    A:[年夜饭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等),(电脑显示)
    B:[展示与说明]他们设计的《建国以来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图表。(电脑显示)
    C:[实物展示和解说] 介绍粮票、油票、肉票。(实物投影)
    D:[设疑]为什么以前要使用这些票据?怎样看待今昔饭桌上的野菜、粗粮?
    其他组的同学讨论回答。
    老师:
    [简评]:能深入调查,展示很好成果,分析到位,能帮助大家解决疑难。但属于时髦的“绿色食品”没有解释,它主要内涵是营养均衡、无污染。
    [小结]: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是饲养业、养殖业的发展以及蔬菜种植新技术广泛应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过渡]
    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3.住
    学生:第三组介绍
    A:[展示图片与说明]三组住房(含别墅)照片,配以说明(并指导阅读P115小字),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电脑显示)
    B:[调查小报告]学生家庭住房(含装修、面积、环境)情况。
    C的父亲:[小故事]茅草屋下的往事
    老师:
    [简评]:能深入调查研究,展示很好成果,分析问题有代表性,家长的往事让人感动。
    [小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我们还要认识到在乡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好古民居的关系。[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