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6:依法制裁违法与犯罪 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依据行为所违犯的法律类别,违法行为划分为违宪行为和刑事、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其中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解析6:正确认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的性质 公安机关是我国政府部门中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考点2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解析1:宪法的地位和所规定的内容 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规定内容: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国家标志等等。 解析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性表现在: 第一,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宪法称为“母法”,普通法律称为部门法或“子法”;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被视为无效法律;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解析3: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与公民生活密切联系,宪法就在我们身边,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 考点2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珍惜权利,履行义务,了解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1.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也叫宪法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的自由。尤其要了解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的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和获得物质保障权等。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非法侵犯。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2.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社会和国家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3.珍惜权利,履行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很多,由宪法加以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做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力和义务的基础。 4.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⑴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⑵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