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与应考(2)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8.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项内容非常驳杂,既不能漫无边际地去“捞”,又不可把视野搞得太窄。依据教材和读一般浅易文言文的需要,应该注意如下的一些内容:历法时节,历史地理,职官科举,名号称谓,礼俗名物,人物典故,等。可以以此为纲目,以教材涉及的内容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加以整理。
    三、训练科学的思路
    1.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这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比如《鸿门宴》中写樊哙闯入军帐,得彘肩,“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在此之前,或许没有学过“啖”字,但它从“口”“炎”声,意义上与“口”有关,再联系“彘肩”、“切”等因素,是不难“猜”出“吃”的意思的。又如《谭嗣同》一文说谭“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觐”字较生辟,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可判断这是去“见皇上”。
    2.利用文言句法的特点。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供利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句子、结构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为“奔马”。“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实”与“虚”相对,意为“充实饱满”,而“浮”与“沉”相对,意为“分量轻”。也可以据此推断省略成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根据排句的特点,空白处的省略成分可以一目了然。
    3.利用篇章语境的脉络。这是最重要的阅读理解的依据。推断词义要靠它。2001年(3+2)试题中有“子访得之”一句,试题问“访”字的意思(列四个选项: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故事的脉络是:李衡临死时,告诉儿子“吾州里有千头木奴”;李衡死后,他的妻子猜测“此当是种柑橘也”,他们的儿子接下来的活动自然是“找”这“木奴——柑橘”。所以判断“访”为“寻求”是很容易的事。1996年让考生判断“贾祸”的意思。如果考生心中有“直言贾祸”一个成语,这自然不成问题。而凭借文章脉络判断,也不太难。前文写的是郭永“直言抗上”,这里写有人劝他“毋以此贾祸”,而他的回答又是“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所以这个“贾祸”只能是“招致祸灾”,而不可能是“消除灾祸”。1999年有一句是“宣王与亮对渭而陈”,试题要求解释“陈”字(选项为:陈列,阵地,阵容,列阵)。文章脉络是:诸葛老师“次渭滨”,宣王(司马懿)与之隔河相对,“亮数挑战,懿不出”。“陈列”与战阵无关。“阵地”、“阵容”是名词,而“对渭而陈”的“陈”应是动词(这也是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来判断的),所以只能选“列阵”。这就解决了一个通假字的问题。
    省略成分的推断也要靠语境脉络。2000年文言阅读材料说何子平“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试题让解释“货市”(选项是: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买入、卖出,D、卖出、买入)。故事讲的是何子平“事母至孝”的事。人问他“货市”之举“所利无几,何足为烦”,他就解释说“母亲连糙米都不能经常吃到,所以自己不忍心吃白米”。这就可以看清楚:他月俸得的是“白米”而不忍吃,要吃的是“粟麦”;通过“货市”又可得微利。由此可以明白,“货市”是两个动作,中间有省略,说全了应是“货之而市粟麦”;他要卖了月俸的“白米”而买进较为便宜的“粟麦”。这样,再把握答案就容易了。至于代词的所指及单复数,就更离不开语境脉络了。
    4.利用文章诸因互解的关系。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文章本身的规律,也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且以1998年高考的一段文言文为例。文中说“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听事”怎么讲?中学课本里并没出现过。但这一段文章本身却不止一处提供了索解的条件。前文说郑善果之母“通晓治方”,后文说“剖断合理”,“堕于公政”,这里除了脉络的因素外,“治方”、“剖断”、“公政”诸语其实都在解释着“听事”:治事,处理政事。再比如“承袭茅土”一语,后面接着就有“位至方伯”的说法,再往后,又有“儿封侯开国”的话,把这些因素联系起来,再看试题给的解释(“指承袭公侯的爵位”),得出正确的结论该不是难事。再看1994年的试题。“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白粲”即“白米”,这“白米”一语上文已经出现了:“月俸得白米……”命题者还怕考生不懂,文后特地加注,未免蛇足。文中又有“希禄本在养亲”一句,这“亲”系指何人?上文已说得清楚:“县禄唯以养母一身”,“养亲”就是“养母”,“亲”这里就是“母”。2000年试题中有“以资觞豆之费”的说法,这该是比较陌生的,但上文已有“每宴飨费千金”一句,这“觞豆之费”也就不那么陌生了。如果再加上一点文化常识,知道“觞”即酒杯,“豆”是一种食器,理解起来也就不很困难了。这都是利用“诸因互解”的思路。
    除了“以文解文”的基本思路,还应训练“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的能力。“事”,指有关的事实背景。有时,注解中给出一些,有时则全靠读者自己平时的积累。1997年文言试题中有一句说“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如果不明白“叔段”、“州吁”是怎么回事,这一句话就弄不懂。命题者给了注解,并在注解的基础上出了一道题:“对于琅琊王,‘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原因是(什么)。”这就是在考查学生“以事解文”的能力。2000年的文言试题给出两段材料,内容大体一致而文字不同,命题者拟出三道题要求学生比较而“互解”。利用相关的文章“互解”,也是“以事解文”的一种方式。古书中有一句话说,“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这个“诛”该怎么讲?讲成“杀”是不行的,因为卞和献璞只是被砍去了双脚,事实上不曾被杀。所以“诛”只能讲成“惩罚”。这也是“以事解文”的典型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