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考法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知识点集中在CO的性质、CO2的性质、CO2对于环境的影响,题目的难度不大,不过在解题时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误区提醒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属氧化物,其组成元素相同,但因分子构成不同,性质差异很大。 2.一氧化碳的中毒程度,主要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及接触时间有关。 3.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4.我们应树立“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如CO2对人类是既有利也有弊。 5.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能说CO2是空气污染物,一般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3%左右。 6.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7.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海水呼吸。 8.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典型例题】 例析: 1、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如图所示),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 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CO2的鉴别方法,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而且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对包装袋内的气体进行收集,进而巩固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最后还要考虑到食品包装相关的一些因素,总结出充气包装的气体应该符合的要求。 答案: (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①无毒 ②不与食物反应 ③廉价、易获得。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如下图所示:
 (1)于冰升华时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_____________。 (3)试从“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并参照(1)、(2)仿写一例:_____________。 解析: (1)干冰升华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应该吸收热量; (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气体肥料,使农业增产; (3)所举例子要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即可。 答案: (1)吸收 (2)气体肥料 (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又比空气大,故可以用来灭火(答案合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