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3)

http://www.newdu.com 2018-11-23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碱性。
    (2)pH越接近0,酸性越强;pH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等大多数金属块状固体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  KMnO4为紫黑色 。
    3.红色固体:Cu、Fe2O3 (红棕色)、HgO、红磷  ▲硫:淡黄色   ▲ Cu2(OH)2CO3为绿色
    蓝矾(又叫胆矾):蓝色   NO2 :红棕色气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
    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6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7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1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19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见四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