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卑的学生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已显现出来的积极变化无所觉察,反而对自己的缺点盲目扩大,以点带面,并喜欢拿自己的短处同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不如人,越泄气。因此,要改变自卑需从改变认识入手,要其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作出公正的评价,不要一味的盯着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放,选准参照系。在与别人比较时,应该选择与自己各方面相类似的人、事比较。否则与自己悬殊太大,或者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总免不了产生自卑。与人比较时要讲究“可比性”,否则只有“人比人,气死人”;自己开个清单,在这张清单上,不仅要列出缺点和不足,还要列出优点和长处,要学会不失时机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补偿不足。为了克服自卑心理,可进行两方面补偿: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不背思想包袱,以最大决心和顽强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二是扬长避短。例如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于是在思想上痛下功夫,最后在哲学领域大放异彩。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要注意自我调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扬长避短,克服自卑。再有,改变自卑需要给予正确评价。中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父母或同伴对他的评价。如果他经常从教师那里得到表扬、奖励,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充满自信与希望,各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行为。相反,经常受到批评、惩罚,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否定自己,缺乏自信。对有自卑感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缺点,教师应尽量不用过多的批评指责,而应更多地给予婉言规劝和热情帮助;对他们的优点,应积极地给予表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