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二:抒写优美的散文 1.以线串珠 散文之所以称“散”,是言其形式和选材自由,写景叙事可以纵横几万里,思古怀今可以上下几千年,但是也容易进入结构松散、主题不明甚至写跑题的误区。如果说丰富、生动、新鲜的材料是一颗颗圆润的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金色丝线。线索选定得当,会使散文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线索的种类和设置方法有以实物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时空转换为线索、以人的感情认识为线索等。例如湖北荆州中考满分作文《曾经错过的阳光》以“阳光”象征自信,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并分别以“灯火阑珊,谁的青春落了单”“心情有点灰,就向阳光多处走”“别过忧伤,目光倾城”为小标题,生动展现了考生走出迷茫、重拾自信的过程,在虚实相生的叙述过程中表达出自己“自信让人生闪光”的感悟。 2.善借手法 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虚实相生等。几种手法中,最难也最常用的是象征。象征是由某些具体的形象联想到某些人、某些精神,我们常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或“借象传意”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情感和品格,这种用于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就是“象征”。比如我们常用山巅之松象征傲岸坚强的品格,用翠竹象征虚怀若谷、坚韧顽强的人,用蜡烛春蚕象征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3.美化语言 散文的语言应该有灵性,应该有文采,应该有意蕴。如:故乡的夜是宁静的。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皓月当空的夜晚使我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想起许多在外的朋友,肯定会和我一样,每到这时回家走一趟,去走一走乡间的小路,摸一摸弯弯的小桥,亲一亲悠悠的河水,那感觉有多惬意啊! (甘肃兰州中考满作分《故乡的秋天让我陶醉》)选段情景交融,先引用诗句引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朋友思乡之情的揣想,再用排比的修辞虚写在故乡秋天里行走的快乐,意境优美,富有文采,引人遐想。 技巧三:编写新颖的剧本 如果作文题中对作文文体没有特意的要求,编写小品或影视剧本倒是一种新颖的构思。 1.文体规范 剧本应包括舞台提示和人物台词两部分内容。如以下几种形式: 示例一(多幕剧): 时间:2006年6月 地点:某小区 主要人物:木老头儿、物业办主任、路人甲乙、保安 第一场 一个夏天的中午,暴雨倾盆而下,小区内道路上积了好大一摊水。人们欲出入无法插脚,一个个愁眉不展。 路人甲:放一块砖吧! 路人乙:放一块砖,一次只能站一个人,太慢了!不行,再说咱们这儿也没那玩意儿! 保安:放一根木头吧,变一点为一线,大家便可以全线出去节省时间了。 物业办主任:(粗着嗓子)木老头,木老头,快去找根木头来! (安徽中考满分作文《习惯》) 示例二(独幕剧): 人物:甲、乙、班主任 场景:课外活动时间,同学们都到操场上活动去了。教室里只剩下甲、乙两位同学。 乙:(不好意思地)那......那个同学......在看《小小说》啊! 甲:(认真看着书)嗯! 乙:(探过头)很好看吧!我也很喜欢看《小小说》! (浙江金华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心近了》) 2.矛盾集中 由于中考作文篇幅所限,剧本又主要是通过人物台词来表现故事情节,所以应只围绕一件事展开,以表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主,所以人物塑造不要多,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尽量集中在一起。如果是多幕剧,场次不要过多,以 2—4幕为宜,在统一话题的统率下,可借场景的变换、时空的转换来自由组合,剪接。如一篇《品味生命》的学生习作,分为三幕,时间分别是早晨、中午、傍晚,地点分别是峡谷、家里、竹林,分别揭示了生命的意义、本质、宗旨,剧本情节始终与“生命”相关,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