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 杰夫瑞医生是位非常著名的耳科专家,失聪的人们视他为救星。 有一年,6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从西班牙山区来到位于慕尼黑的杰夫瑞医生的诊所,他们是得到慈善机构的捐助前来接受耳蜗移植治疗的失聪孤儿。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领队是个叫露茜的年轻修女,她生得瘦小单薄,但性情温和开朗。杰夫瑞医生分别为6个孩子进行了耳蜗移植,其中的3个听力恢复迅速,另外两个经过配合治疗,也逐渐有了进步。只剩下一个叫丹的男孩,杰夫瑞医生先后做了三次耳蜗移植,但始终不见任何起色。 很快,那个叫丹的男孩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不妙的境况。他开始郁郁寡欢,时常把自己关在病房里,并且有意回避另外5个已经“不一样”的同伴。 宣布治疗结果前夕,善良的露茜跟杰夫瑞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方式告诉他呢?也许在适当的场合说出真相,孩子会容易接受一些。”是呀,成年人都会无法承受这个现实,何况他还是个孩子。杰夫瑞医生点点头,说道:“什么场合告诉他比较好一点呢?”露茜略微想了想,说出一个地方——“茵梦湖”。 茵梦湖是慕尼黑的一个地处阿尔卑斯山中的美丽湖泊,每到夏天,湖中会开放一片一片美丽的睡莲。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杰夫瑞医生和露茜带着6个孩子前往茵梦湖。 在路上,杰夫瑞医生看见露茜用手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听一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她用的是个很明确的“听”,而不是“看”——真是奇怪,难道她不明白可怜的丹什么都听不到吗? 夏天的清晨,站在湖边,能看到微红的晨曦从天边一点一点泛起来。湛蓝色的湖水里渐渐呈现出岸边树林的倒影,偶尔有几只早起的鸟儿掠过湖面,啾啾的叫声在空明的水天之间格外清脆。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4分) 答: 2.文中描写了茵梦湖清晨的美景,请你用单横线在原文上划出来。(2分) 3.露茜为什么要让这些失聪的孩子们去“听”“睡莲花开的声音”(3分) 答: 4.杰夫瑞作为医生,“他已经看惯了太多的伤心、无助乃至绝望”,但为什么他目睹了茵梦 湖边的一幕后,“却感慨地泪流满面”?(3分) 答: 5.读了全文,你觉得露茜修女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6.对于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杰夫瑞医生是个线索人物,文章是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而展开的。 B.文中过分强调了杰夫瑞医生医术高明,是失聪者的“救星”,削弱了露茜这个人物形象的感人力量,应当修改。 C.描写茵梦湖的景色,目的是为下文孩子们静心地“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创设一个优美静谧的氛围。 D.文章在倒数第二段已经通过杰夫瑞医生的心理活动说出了露茜是创造奇迹的人,最后一段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因此这一段是多余的,应该删掉。 7.“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只要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就一定可以听见。”露茜的这句话本来是对失聪的孩子们说的,但读了这句话,你一定会有许多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3分) 答: 【参考答案】 1.露茜修女带6个失聪的孩子到茵梦湖“听”睡莲花开的声音。(4分,意思对即可)2.(划线略)(微红的晨曦………格外清脆。)(2分) 3.让这些失聪的孩子学会用心去聆听世界,使他们明白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感受世界,从而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3分,意思对即可) 4.为失聪的孩子们找到了聆听世界的这种独特方式而欣慰,为露茜修女创造的奇迹而激动。(3分,意思对即可) 5.性情温和开朗、心地善良,极富爱心。她用爱心创造了人间奇迹。(3分,意思对即可)6. B、D(2分) 7.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3分) 总结:信心是指对行为必定成功的信念。信心的表现构成包括对行动实现难度的外在认知、情绪和外在意识三个方面的构成要素。人们在睡眠时意识水平最低,在注意力高度凝聚时意识水平最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