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文言文 >

中考文言文积累:《论语-子张篇》(二)(4)

http://www.newdu.com 2018-11-25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桀溺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不求过全,能答出一两点即可)
    二、(1)长沮、桀溺:避世隐居;孔子:积极入世,求道改革。(2)辟人之士具有仁爱之心,虽身处逆境却心忧天下,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
    三(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君王。
    (2)“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四(1)C(孔子认为虞仲、夷逸避世隐居,不谈政事,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是可取的。)
    (2)孔子遇事态度灵活,但并不是不讲原则,他的“可”与“不可”皆以义为原则。
    【参考译文】
    ⑴隐逸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是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可是他们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理智,他们就是这样罢了。”又说:“虞仲、夷逸避世隐居,不谈政事,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就和这些人不同,不一定会这样,也不一定不会这样。”(18.8)
    ⑵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地(要求)要怎样做,也没有固定不变地(认为)不应该怎么做,而是怎样做适合情理就怎么去做。”(4.10)
    五、(1)C(“优”的意思不是“优秀”而是“有余力”。)
    (2)表现了孔子学以致用的思想。孔子认为读书就是为了从政,所以学习《诗经》,应该能运用到政治外交上,否则学再多也是没用的。
    六、(1)登堂入室(1分)(2)①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②同时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③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七、1)宫墙日月不知量(不自量力)
    (2)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斥责了叔孙武叔的诋毁,讽刺了其浅薄无知。
    八、(1)B(“馁之斯来,动之斯和”的意思是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万众响应。)
    (2)子贡高度评价孔子,称赞孔子“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认为孔子学说功效显著,用以立身,则立;用于行为规则,则天下可行;招馁就来附;行为举止皆可适时适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