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综合辅导 >

2011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透视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2011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透视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岗埠中学 李永好
    京沪高铁、福厦高铁
    1.2012 年京沪高铁即将通车,全程运行时间仅需 4 个多小时,正线全长 1318 公里,技术标准为 I 级双线电气化,时速 380 公里。施工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                   转化为热能。
    2. 2010年4月26日福厦高铁通车,为国家沿海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路段,铁路全长273公里,技术标准为I级双线电气化,时速250公里。
    (1)铁路建设中使用大量材料:①铺路基的石子;②垫在石子上的钢筋水泥柱;③钢轨等,其中水泥柱属于(   )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2)建设中,常用点燃铝和氧化铁(Fe2O3)的混合物,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焊接铁轨中的缝隙,并生成氧化铝和熔融状态下的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3.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能释放大量的热量)的方法来生成熔融状态的铁,从而焊接钢轨间的缝隙。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 Al2O3+2Fe,其中还原剂是(   )
    A.Fe2O3              B.Al              C.Al2O3               D.Fe
    4.今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载有液氯的槽罐车发生车祸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8人死亡,数百人中毒。已知氯气(Cl2)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救援消防干警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较合理的是 (    )
    ①及时指挥人群向较高地势转移;  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碱性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④将尚有残留液氯的槽罐移入附近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沈阳“毒豆芽”
    1.(2009佛山)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下列有关Na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NaNO2是一种氧化物      B.NaNO2由三种元素构成
    C.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NaNO2中Na、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2.(2010苏州23)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3.(2011顺义)“毒豆芽”经检测,含有尿素成分,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质如尿素[CO(NH2) 2]等进入水体会恶化水质,导致“水华”现象,尿素属于 【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4. 据《长江日报》 4月19日报道:在辽宁省沈阳市平区一大棚内查获“毒豆芽”25余吨。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恩诺沙星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目前被国家指定为禁用渔药。的化学式为[C19H22FN3O3],下列有关恩诺沙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恩诺沙星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恩诺沙星由碳、氢、氮、氧和氟元素组成
    C.恩诺沙星分子中含有碳和水分子
    D.恩诺沙星分子中碳、氢、氮、氧和氟原子个数比为19:22:3:3:1
    5.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食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下表中的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溶解性 
    

    易溶,在15 ℃时溶解度为81.5 g
    

    易溶,在15 ℃时溶解度为35.8g 
    

    熔点、沸点 
    

    熔点:271 ℃ ,沸点:320 ℃;
    

    熔点:801 ℃;沸点:1413 ℃; 
    

    水溶液酸碱性 
    

    碱性 
    

    中性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现象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1)根据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2)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结合上表信息,判断以下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稀盐酸      B. 滴加硝酸银溶液     C. 加热 D.品尝味道
    (4)结合已学化学知识,用三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方案
    

    选取的试剂和方法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 (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
    A.氧化剂          B.吸附剂          C.催化剂         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              石墨                C60                石墨烯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B.三种碳单质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相同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 
    5、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位华裔科学家发现: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比钻石还坚硬,碳单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原因是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可运用于哪些科学领域                                            (至少两点)。
    6.英国两位科学家因研究石墨烯荣获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出色和厚度最薄的碳质新材料。 
    ⑴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                ,则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⑵碳的单质分别有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其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⑶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低碳城市的理念贯穿在世博园的建设中,完成零碳的中国实践,这里的“碳”指的是 (   )
    A.碳元素         B.碳单质          C.碳的氧化物           D.碳酸盐 
    甘肃平凉“4·7”牛奶中毒事件
    【中考创题】
    1、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2、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      )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3.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4.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阀门       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和蔬菜
    C.霉变的大米、瓜子、花生等不能食用      D.室内起火应压低身体逃离火场 
    5.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亚硝酸钠能将Fe2+转化为Fe3+,因此一些不法奸商为使腌肉制品的色泽更吸引顾客,用超量的亚硝酸钠(NaNO2)腌制。亚硝酸钠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亚硝酸钠有咸味,外观与氯化钠相似,也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而导致中毒的事件。下列能用来区别NaNO2与NaCl固体的方法是 (      )
    A.观察颜色           B.品尝味道         C.用水溶解          D.分别溶于水测其pH
    6.生活中常有发生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化学式
    

    水溶性
    

    酸碱性
    

    热稳定性
    

    和稀盐酸作用
    

    NaNO2
    

    100 ℃时的溶解度为163克
    

    弱碱性
    

    320 ℃以上会分解放出刺激性气体
    

    放出红棕色气体
    

    NaCl
    

    100 ℃时的溶解度为39.12克
    

    中性
    

    受热不分解
    

    不反应 
    

    如要检验食盐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错误的是 (     )
    A.在食盐中加人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B.蒸干100克100 ℃食盐饱和溶液,称量溶质的质量是不是39.12 g      
    C.用pH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             
    D.把食盐加热到320 ℃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7.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很相似.但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根据以上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8.2011年4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病例均服用过散装牛奶,确认系亚硝酸盐中毒。“4·7”牛奶中毒是因在牛奶中加入了过量的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 (NaCl)
    

    水溶性
    

    易溶,在15 ℃时溶解度为81.5g
    

    易溶,在15 ℃时溶解度为35.8g
    

    熔  点
    

    271 ℃
    

    801 ℃
    

    沸  点
    

    20 ℃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1413 ℃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无反应 
    

    (1)根据上表写出亚硝酸钠的两条物理性质                                                                     
    (2)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两种氮的氧化物和水,请你写出亚硝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的过程                     
    9.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请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KNO3、NaNO2、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的是                  
    (2)KNO3与NaNO2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6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NaNO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NaNO2因外观与NaCl相似,经常会出现误食中毒的事件。20 ℃时,取这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没有溶解完的固体是                 ,固体完全溶解的溶液属于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日本海啸
    1.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2.日本强地震后,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一种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3.2011年3月13日日本发生海啸,防疫人员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闻到消毒剂气味是因微粒在不断运动 B.NaClO2是由NaCl和O2构成的
    C.NaClO2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25.4%   D.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
    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含氮、磷元素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入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出现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大量使用不会引发水华、赤潮的是(    )
    A.CO(NH2)2   B.Ca(H2PO4)2   C.Na2CO3   D.Na5P3O10
    6.日本强地震和海啸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
    (1)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2)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制取ClO2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1)ClO2叫做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1年3月13日,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巨大地震,随即引发约10米高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
    (1)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实现。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_________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___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2)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_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大体如下图:
    
    上图过滤池中有活性炭,活性炭起_______作用,该过程发生的_______变化。氯化时,通常通入一定量氯气,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配置AgNO3溶液时不宜用自来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旁有甲、乙、丙、丁四座工厂,每个工厂排出的废液只含有Na2CO3、FeCl3、NaOH、HCl中的一种。某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甲处河水呈无色;乙处河水中有红褐色物质生成;丙处河水由浑变清;丁处产生气泡,河水澄清。请回答:
    ①甲工厂排出的废液是一种碱性物质,检验该物质呈碱性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②乙处河水有红褐色物质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丁处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水资源,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防止日本强地震和海啸引起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 】。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_____(写元素符号);氧、氯、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需要加入漂白粉____g?
    地震与化学试题
    一、我会选择
    1.玉树地震导致灾区部分水源严重污染,为保障当地群众饮水安全,需要消毒杀菌。有关卫生防疫部门使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优氯净(C3O3N3Cl2Na)、二氧化氯(C1O2)、“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消毒杀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C3O3N3Cl2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2.5
    C.C3O3N3Cl2Na中C、N、O元素的质量比为6:7:8  
    D.ClO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比NaClO和C3O3N3Cl2Na的都大
    2.海底地震引发海啸, 为防止疾病传染, 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  ②消毒  ③净水  ④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3.在玉树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为了确保大灾后无大疫,玉树大地震后,医务人员在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液,其中有一种消毒液叫次氯酸鈉(次氯酸鈉的化学式为NaClO)。关于次氯酸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   B.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NaClO是一种盐         D.NaClO中含有NaCl,故可代替食盐来使用
    5.玉树发生了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6.玉树发生大地震,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沉淀        C.过滤       D.吸附
    7.玉树大地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震不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1万多卫生防疫人员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大量使用的一种消毒杀菌剂为0.5﹪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乙酸是有机物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4:3 
    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8.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
    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二、我会填空 
    1.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 ℃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 NaClO3 + 4HCl == 2 ClO2↑+Cl2↑+ 2X+ 2NaCl。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的化学性质                         
    (2)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             ,你推断的依据是                
    2.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玉树发生了地震后,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含氯元素     )、漂白粉对饮用水       等进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玉树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为灾区紧急提供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各种救灾物品。据下表回答:
    

    方便面营养成分表(每100 g中含量)
    

    糖类/g
    

    脂肪/g
    

    蛋白质/g
    

    水分/g
    

    钠/mg
    

    钾/mg
    

    磷/mg
    

    钙/mg
    

    维生素C/mg
    

    其他
    

    61.6
    

    21.1
    

    9.5
    

    3.6
    

    1144
    

    134
    

    80
    

    25
    

    0
    

    ……
    

    方便面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
    (3)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试纸检测水的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
    (4)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氯元素(Cl)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氯气是双原子分子,在通常情况下为黄绿色气体。
    材料2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与水、碱等化合物反应。 
    材料3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HCl)。
    材料4玉树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氯气的化学式为     ,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请总结氯气的有关性质: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3)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你认为闻氯气的方法是:                                         
    (4)写出材料3中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材料4中二氧化氯的化学式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5.在玉树发生了地震。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会受到污染,是导致传染病发生的潜在因素。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是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灾区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及饮用水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才能使用。请你解决如下的问题: 
    (1)为了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采取的操作是          。 
    (2)当地震过后,你如何将污水变成清洁用水?                                              
    (3)除去河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后,请设计实验证明水样是硬水:                                             
    (4)有人说“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健康有益,矿泉水微量元素的含量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我能计算
    1.为防止玉树地震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大量使用了“漂白粉”来杀菌消毒,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回答:
    (1)次氯酸钙中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g,则消毒一桶水(约20kg)至少须加漂白粉      g。 
    2.玉树大地震后,为了预防疫情,防疫人员使用了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 kg,需要亚氯酸钠______k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