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高频考点解读 安徽定远卜店学校 凌旭东 近年来中考中以考查氧气的性质实验、氧气制取的原理和操作为核心,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还联系各地空气污染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以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和推理题的形式出现,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思维方法、关注自然和关注社会的情感。只要我们熟悉实验操作过程,记住了实验现象,学会了观察、分析、推理的一般方法以及注意对生活环境的观察,便能较好地回答题目考查的问题 考点一:考查空气的组成 例1:(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O2只有点燃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 C.空气中的N2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解析:空气中的O2可以与一些物质发生不易觉察到得化学反应,比如:食物的腐烂等;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2气体;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虽然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做保护气等。 答案:C 考点二:考查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例2:(2011.无锡市)无锡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解析:露天焚烧垃圾、汽车排放尾气 、用煤作燃料都可以产生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 答案:A 考点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例3:(2011.天津市)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气体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解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实验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形成压强差,导致烧杯里水倒流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体积。由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可知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答案:① 4P+5O2 ![]() ![]() 考点四 混合物与纯净物 例4(2011.大连市)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生铁 D.臭氧 解析: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海水中除水外,还含有NaCl,生铁中除铁外还有碳,故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D 考点五:考查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例5:(2011.烟台市)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氧气本身不可燃。 答案:B 考点六:考查实验现象 例6:(2011.日照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解析:红磷燃烧因生成固体P2O5而产生白烟,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因产生SO2气体,所以有会闻到刺激性气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是CO2气体。 答案:B 考点七:考查催化剂概念理解 例7:(2011.苏州市)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解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不是所有反应都要催化剂,如在高锰酸钾分解就不需要催化剂的。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可以使用MnO2作催化剂,也可以使用CuSO4作催化剂。 答案:D 考点八:考查氧气的制取 例8:(2011.泰安市)(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或 (填写序号); (3)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 。 解析:双氧水制取氧气,需要催化剂MnO2,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 答案:(1)2H2O2 ![]() (3)可以随时补充反应所需双氧水 ,控制反应速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