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中考试题归类解析 四川通江县第二中学 母平昌 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现将近年来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常见中考题予以归纳解析: 1.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原因 【例】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为什么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纸在空气中燃烧时,纸的质量与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二氧化碳与少量未完全燃烧的灰烬质量,因此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2.推断物质的组成 【例】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 水,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究竟是否含有氧元素,必须通过计算才知道。反应后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4.4×32/44=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7×16/18=2.4g ,生成物中氧的质量为3.2g+2.4g=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才4.8 g,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本题答案为C。 3.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新工艺:CH4十2NO2= N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CO B.CO2 C. O2 D. C 【解析】反应前有1个C,4个H,2个N,4个O,反应后N2和2H2O中有4个H,2个N,2个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X中含1个C 和2个O,所以选B。 4.配平化学方程式 【例】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 ![]() A. 1 B.2 C. 3 D .4 【解析】反应物中有3个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则选C 5.计算物质的质量 【例】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乙质量增加50g是生成物,甲、丙各减少20g和70g均是反应物,甲、丙共减少9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则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的质量为40 g,故x的值为70g。 6.求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在反应A+B=C+2D中,2.9g A可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0g C,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6 B.40 C.58 D.86 【解析】生成D的质量为2.9 g +4.9 g -6.0 g =1.8 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依 A + B = C + 2D x 36 2.9 g 1.8 g 有:x/36=2.9 g /1.8 g,解之,x=58 7.推写化学方程式 【例】下列反应中的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3AB2+B2=2C B.2AB+2B=2C C.A2B+B=2C D.AB2+2B2=2C 【解析】该反应生成物中A的原子数为2,B的原子数为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只有B才符合要求。 8.根据反应前后某元素质量守恒求物质质量 【例】如果氧气不足,乙醇(C2H5OH)燃烧可能还有CO生成。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和CO2的总质量为25.2 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_________ g,产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一种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可知,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乙醇燃烧产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即为25.2 g×2/7=7.2 g,则乙醇的质量为7.2 g÷24/46=13.8 g。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3.8 g×6/46=1.8g,产物中水的质量为:1.8 g÷2/18=16.2 g。 9.求溶液质量 【例】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为测定某炼铁厂生产的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得该生铁样品6.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6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请你完成有关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放出的氢气是多少? (2)生铁样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为:97g—96.8g=0.2g,进而依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生铁中铁的质量5.6g,杂质质量为:6.0g -5.6g =0.4 g,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3.3%。同时求出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15.2g ,根据质量守恒求出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0g +65g -0.4 g -0.2 g=70.4 g,便可求出反应所得溶液中FeSO4的质量分数约为21.6%。 [真题演练] 1.(2009年黔东南州)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2.(2011年南通市)已知反应X+3O2 ![]() A.C2H6 B.C2H4 C.C2H2 D.C2H60 3.(2010年兰州市)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4.(2009年重庆市)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0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18 C.22 D.40 5.(2009年巴中市)黄铁矿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FeS2+11O2 =2X +8SO2,推断X的化学式是( ) A. Fe2O3 B. FeO C.Fe3O4 D. Fe 6.(2008年汕头市)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7.(2008年海南省)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等于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无法确定 8.(2008年黄冈市)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 g 【参考答案】1. D 2. B 3. B 4.C 5. A 6.D 7.C 8. B 作者简介:母平昌,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多次参加市、县中考、期末素质测试命题工作,近年来撰写了40余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分别在《中学理科》、《招生考试报》、《理科考试研究》《中学生理科月考》、《四川信息教育》等10多种报刊上发表,有多篇论文和教案在省、市获奖。承担了省级课题研究任务,已有研究成果《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及矫正策略》、《正确引导,变“堵”为“疏” 》等论文和个案文章在公开刊物发表,并由多家报刊转载。2008年2月编著的《中考化学复习指要》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