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季九年级化学期中调研考试 命题人:周文华 陆海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 ![]() 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碳减排”等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报纸上,其中关于“低碳生活”中的“低碳”是指 A.生活中不用含碳的物质 B.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B.停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D.禁止使用煤炭、石油 4.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能同时为农作物提供两种营养元素的是 A.NH4HCO3 B.K2SO4 C.KNO3 D.Ca3(PO4)2 5.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含有超标的三聚氰胺的奶粉,可以放心食用 B.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C.室内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可用明火检查 D.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喝碳酸饮料 6.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实验室新购进的红磷,应将它存放在
7.为了全力打造“生态阜宁”、“和谐阜宁”,下列措施符合该理念的是 ①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②将居民生活用煤逐渐改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 ③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④坚决取缔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⑤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带着国人的祝福,执行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嫦娥”在升天前10小时开始加注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B.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C.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D.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A.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核外电子总数为40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A.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10℃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12.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13.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自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15.下列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16.(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①小苏打 ②氮气 ③干冰 ④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 ; (2)要使舞台上出现烟雾缭绕的景象可用 ▲ ; (3)可用来充填灯泡的是 ▲ ; (4)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 。 17.(4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 (2)我国政府向日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援助的物质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 ▲ 性。 (3)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 ▲ 。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单质,能赋予生命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18.(5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a试管、b漏斗、c烧杯、d集气瓶、e药匙、f胶头滴管、g量筒(10mL,50mL,100mL)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用序号填空)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用序号填空) (3)某同学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50g 10%的稀硫酸。 ①完成本实验除以上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②配制溶液过程中,应选用 ▲ mL的量筒量取浓硫酸。读数时,该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浓硫酸的体积 ▲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 (1))若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 ▲ (填“B”或“C”)相连。 (2)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A、C相连制取氧气,检验气密性后,还须将装置乙 ▲ 。 (3)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 。 20.(12分)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 。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 ▲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 ,处理的方法是 ▲ 。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 (只写一种)。 ![]() (1)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D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 (3)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16.(4分)⑴④ ⑵③ ⑶② ⑷① 17.(4分)⑴煮沸 ⑵吸附 ⑶+3 ⑷B 18.(5分)⑴f ⑵a ⑶①玻璃棒 ②10;偏小 19.(7分)⑴稀硫酸;C ⑵2H2O2 ![]() ⑶氯化氢气体;吸水(或干燥) 20.(12分) 【实验探究一】⑴红 ⑵H2 【实验探究二】⑴H、O ⑵CO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CO2+Ca(OH)2=CaCO3↓+H2O 【讨论交流】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点燃或收集 【拓展延伸】⑴B ⑵Na2CO3或NaHCO3等 21.(8分) ⑴(2分)2NaOH+H2SO4=Na2SO4+2H2O ⑵(2分)Na2SO4、NaOH ⑶解:设与CuSO4反应的NaOH质量为x 2NaOH+CuSO4=Cu(OH)2↓+Na2SO4 ……………………(1分) 80 98 x 9.8g ![]() x=8g ……………………(1分) ![]() 80g+50g=130g ……………………(1分) 答: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