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2年广东揭东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18-12-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2012年广东揭东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广 东 王楚焦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每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年10月17日,重庆奉节县大树镇富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里所说的“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A.H2           B.CO              C.SO2              D.CH4 
    2.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含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Si             C.Al               D.Fe
    3. 下列物质没有毒性的是
    A.黄曲霉素          B.小苏打        C.水银           D. 一氧化碳
    4.“亚洲玉都”“中国玉都”位于揭阳市东山区,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玉器翡翠加工基地和贸易市场。翡翠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请根据所学知识确定硅酸铝钠(NaAlSi2O6)中硅的化合价。
    A.+1                    B.+2                 C.+3              D.+4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做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白磷取用不可在空气中切取
    B.粗盐提纯实验中,用手把灼热的蒸发皿拿走
    C.测溶液的pH,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测
    D.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收满气体后,把集气瓶拿离水面盖玻璃片
    6. 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          C.NH3             D.H2O
    7. “干水”是以二氧化硅为外壳包裹了水滴的物质,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普通水的3倍多,它能加快氢和顺丁烯二酸之间的反应。下刊叙述错误的是
    A.“干水”中水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B. “干水”中的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C. “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 “干水”是氢和顺丁烯二酸反应的催化剂
    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石墨做电池的电极                     
    B.聚乙烯有热塑性,可用来制食物包装袋
    C.用16%氯化钠溶液进行农业选种            
    D.氢气可能成为未来最理想燃料
    9.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在t1℃时,M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
    10. 锰和镍(Ni)都是金属元素,将镍丝插入MnSO4溶液中无变化,插入CuSO4溶液中,镍丝上有红色固体析出。Mn、Ni、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Cu、Mn、Ni          B.14Mn、Ni、Cu           C.Ni、Cu、Mn            D.Mn、Cu 、Ni
    11. 现有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和食盐两种溶液,鉴别它们的方法很多,下面方法不可取的是
    A. 尝它们的味道    B.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     
    C. 升高溶液温度    D. 测它们的pH或通入二氧化碳
    12. 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右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石灰石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
    13. 木炭和氧气质量比的取值范围影响燃烧产物的种类,见下面数轴一目了然:
    生成CO2                 生成CO2和CO              生成CO
     
    

    0                                                        
    现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有6g炭粉和充有10g氧气,用电火花引燃,使两者进行充分的反应,则生成的物质是
    A.CO                B.CO2           C.CO和CO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4.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课本中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15.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三”的小结
    

    B.环境保护
    

    ①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中子、电子 
    ③三大化石燃料:氢气、石油、煤
    

    ①滥用施用化肥和农药 
    ②重复使用热固性塑料制品 
    ③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D.物质俗名
    

    ①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③Ca(+2):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
    

    ①固体二氧化碳俗名干冰 
    ②氢氧化钠俗名纯碱 
    ③金属汞俗名水银
    

    16. 化学美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 小题,共21分)
    1. (5分)我国将于2012年10月开始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LED节能灯将逐步替代白炽灯。下图标出的是白炽灯泡组成的物质,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肯定属于合金的是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                                  ,灯泡中冲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________的性质。
    (3)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玻璃柱涂有极少量的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  (5分) 用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房间,会释放有毒的甲醛(CH2O)。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化学式  为        。时下兴起的环保炭雕工艺品(以活性炭为原料,如右图果子狸炭雕),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具有很强的          作用,该作用涉及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甲醛捕捉剂”,其中含有的过氧化氢(H2O2)也可以有效地将甲醛氧化为无毒气体,同时生成水。试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式:             
    3. (6分)2012年1月, 广西河池宜州市境内龙江发生的镉浓度超标事件,处置人员向河中投放石灰和氯化铝,中和过滤河内超标的镉,降低镉浓度。
    (1)镉是人体的           
     
    A.常量元素           B.微量元素        C.有害元素
    (2)镉(C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镉原子的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      (填粒子的化学符号)。
    (3)生石灰溶于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放出”)热量。
    4. (5分)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已知BaSO4难溶于水)
    (1)任挑下列三个化学变化中一个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混合: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化学方程式:                                             。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三、实验题(本题共2 小题,共22分)
    1. (15分)下面四个实验都是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请回忆并解决有关问题
    
    (1)实验A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外焰温度最       (填“高”或“低”) 。
    (2)实验B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                     。小郑同学对该实验进行药品改进,把水替换为滴有酚酞试液的           溶液,实验时既能更好达到目的,又提高实验现象的趣味性。
    (3)实验C是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用点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的好处是             
    (4)实验D是蒸馏水的制取,蒸馏过程水的流向是               (填“下入上出”或“上入下出”);高温水蒸气的冷却,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的         减小了。
    (5)二氧化氮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的有毒红棕色气体,用铜片与浓硝酸(HNO3)共微热就可以制得,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现请你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①补全实验室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Cu + 4HNO3(浓)△ Cu(NO3)2  +2 NO2↑+ □        
     
    ②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①的方程式,要制取一瓶NO2,至少要选择上面实验装置A、B、C、D中的铁架台、                      烧瓶等仪器用于组装实验装 置,收集方法可采用           ,并进行必要的尾气处理。整套实验装置设计组装完毕后必须检查         
    ③请你预测制取NO2时的实验现象:(至少答两点)
    Ⅰ:                                  ;Ⅱ:                             
    ④、反应后所得溶液通过             (填操作名称)可以获得硝酸铜晶体。
    2. (7分)小郑同学对烧煮食物的某种固体酒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得出结论】小郑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Ⅰ】
    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新问题】白色固体究竟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二】
    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可发生反应:(1)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2)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用铂丝蘸取该固体在酒精灯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固体中含有Na+
    

    ②
    

    将该固体置于足量蒸馏水中。
    

    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可溶于水。
    

    ③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并振荡。
    

    溶液变蓝。
    

    溶液为碱性。
    

    ④
    

    

    

    该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结论:小郑认为该白色固体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联想与解释】小郑联想到老师用玻璃导管将纯净的氢气导出并点燃时,燃烧火焰为黄色,其原因可能是:                                 
    【反思和评价】实验完毕后,小郑怀疑自己结论的可靠性,认为固体酒精燃烧后残留固体还可能含有NaHCO3。于是她又上网查找Na2CO3和NaHCO3的有关资料,发现它们性质有一个明显的差别:Na2CO3热稳定性好,NaHCO3受热容易分解成Na2CO3、H2O和CO2。于是她最终确定:在【实验探究Ⅱ】中获得的结论是正确的,白色固体不会含NaHCO3。那么你认为她的最终结论正确吗?
    你的观点:她的最终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
    你的理由:                                                         
    四、计算题(本题共2 小题,共9分)
    1. (3分)2012年3月16日《新快报》报道:广州八家被调查液化气充气站全掺混二甲醚(化学式为CH3OCH3)。二甲醚价格相对便宜,但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会造成爆炸。请根据提供信息解决下面问题:
    (1)二甲醚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二甲醚分子中种原子个数比为n(C)∶n(H)∶n(O) =            
    (3)二甲醚与酒精(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为        
    2. (6分)用右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73g10%的盐酸。求:
    (1)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2)如果10%的盐酸密度为1.1g/mL,消耗盐酸的体积是     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每一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B
    

    D
    

    A
    

    A
    

    A
    

    D
    

    B
    

    B
    

    A
    

    C
    

    C
    

    D
    

    C
    

    B
    

    二、填空题(本题共4 小题,共21分)(说明:①每空1分;②方程2分,化学式写错无分;未配平或未注明反应条件或错用“↑”“↓”或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扣1分
    1. (5分)(1)  焊锡   
     
    (2)   钨的熔点高且具有导电性               化学性质稳定   
     
     (3)    4P+5O2 点燃 2P2O5        
    2. (5分)   CO2     吸附     物理      CH2O + 2H2O2 = CO2+3H2O   
    3. (6分)(1)   C  
     
    (2)   失去      Cd2+   
     
    (3)    CaO+H2O=Ca(OH)2                 放热   
     
    4. (5分)(1)  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 K2CO3+2HCl=2KCl+H2O+CO2↑  Ba(OH)2+2HNO3= Ba(NO3)2+2H2O _
    (2)    HCO32           HOH     
     
    (3) (说明:本小题1分,示意图中粒子大小关系不讲究,但画成“NaCl  H2O”或“ ”无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 小题,共22分)(说明:每空1分
    1. (15分)(1)   高  
    (2)    吸收二氧化硫,避免污染环境          氢氧化钠(或NaOH)    
    (3)     节约药品    
    (4)   “下入上出”        间隔   
    (5)①  2    H2O  
    ②    集气瓶        酒精灯        向上排空法       装置气密性
    ③Ⅰ: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Ⅱ:     产生红棕色气体    。 (或铜片逐渐被溶解或铜片表面冒气泡等)
    ④   蒸发结晶  
     
    2. (7分)
    【得出结论】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酒精的熔点是-114.1℃,常温它不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   。(1分)
    【实验探究Ⅱ】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④
    

    取少量②所得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1分);待充分反应后,继续滴加数滴无色酚酞试液(1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红。(1分)
    

    

    【联想与解释】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导管中的钠元素(或钠离子)造成的  。(1分)
    【反思和评价】
    你的观点:她的最终结论    正确   。(1分)
    你的理由: 即使固体酒精燃烧生成碳酸氢钠,在酒精燃烧时的高温条件下也会转化成碳酸钠。(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2 小题,共9分)

    1. (1) 有机物    (2)n(C)∶n(H)∶n(O) = 2∶6∶1    (3)  0   (每空1分)
    2. (1) 解:设生成的产生CO2的质量为x,则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1分)
         73                  44
         0.73g×10%           x        …………………………(1分)
                  ………………………(1分)
    解得 x = 0.044g                ………………………(1分)
    答:生成的产生CO2的质量为0.044g…………………………(1分)
    (2)              0.7  (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