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速查式复习 第5讲 民族关系的发展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 专题知识整合复习 第5讲 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二: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
考点三: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和元朝对西藏的管辖
考点四:了解灿烂的宋元文化
◆中考典题 高频考点──知道怎样考 【典题1】(2010·钦州)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辽与西夏 B.辽与南宋 C.辽与金 D.辽与北宋 【解析】1005年西夏、金与南宋三个政权都尚未建立,只有辽与北宋政权尚处于并立状态,澶渊之战是辽与北宋的战争,战后双方达成议和即澶渊之盟。 【答案】D 【名师归纳】通过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回顾及可解决。 【典题2】(2011·南京市江宁区一模)“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解析】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完颜阿骨打建立金,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 【答案】B 【名师归纳】中国古代史上四次长期分裂以后的统一朝代是秦朝、西晋、隋、元。 【典题3】(2010·山东)《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此城”是指( ) A.长安 B.洛阳 C.东京 D.大都 【解析】《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而大都既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答案】D 【名师归纳】对于此类材料解析型选择题,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去解决。 【典题4】(2010·长沙)我国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成就有( ) ①天文历法 ②采煤技术 ③造船技术 ④印刷技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宋元时期我国在天文历法、采煤技术、造船技术、印刷技术等方面均做出了领先世界的成就,该题是一道全选题。 【答案】D 【名师归纳】对于此类组合选择题,最好采用排除法解决。 ◆考点综合与新题型 【典题5】(陈述型问答题)汉文帝曾说:“农夫,天下之本也。”汉景帝也曾说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在他们以后的历代帝王中,有许多与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请你举出两位,并分别说说他们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解析】首先回顾课本汉朝以后哪些王朝封建经济发展比较突出,尤其是多考虑治世、盛世时期的一些推动经济发展的帝王的措施。其次,整理思路,轻松作答。 【答案】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重视农业生产,组织垦荒开屯田,兴修水利。元世祖: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明太祖:奖励垦荒,推行屯田,兴修水利。 【名师归纳】对于此类陈述型的问答题,结合课本知识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及可解决。 【典题5】(材料型问答题)阅读以下材料: 岳飞是南宋智勇过人、满腹韬略的名将,却因受屈而死,年仅39岁。后人仿照杜甫在《丞相祠》中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下了岳飞“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巾”的诗句。 请回答: (1)材料中岳飞“出师”所抗击的是哪支军队? (2)岳飞是如何被“冤死”的? (3)“常使后人泪满巾”表达了后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解析】通过对岳飞抗金的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即可解决。 【答案】(1)金军。(2)被秦桧以谋反罪名杀害。(3)表达了后人对岳飞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归纳】一方面先通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结合课本知识趋灵活解决。 第5讲训练 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夯基固本 自主检测,厚积薄发 【考点一】民族政权并立时代 1.(2011年·四川阆中中学模拟卷)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郾城大捷 ②靖康之耻 ③澶渊之盟 ④蒙古国建立 A.④①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2.(2011年·扬州中学期末卷)小木从图书馆的中国古代史中看到这样的文字:“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请为小周解惑: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官渡之战 B.宋金议和 C.西夏和宋议和 D.澶渊之盟 ![]() 3.(2011年·南开中学九年级期中卷)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请问,该图处在中国历史的哪个阶段:( ) A.南北朝 B.三国时期 C.宋金对峙 D.宋辽对峙 (2)a点所在的城市当时叫什么名称:( ) A.杭州 B.临安 C.建业 D.余杭 4.(2010·江苏连云港)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考点二】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史实 5.(2011·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你认为下列情景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粮店出售占城稻 B.城市“买卖昼夜不绝” C.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 D.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 6.(2011年·南京六合区模拟)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表演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传阅《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011年·沟墩中学中考模拟)某同学选用以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主题应是( ) ![]() 交子 清明上河图 A. 民族政权并立 B.宋代商业繁荣 C. 元代国力强盛 D.大都名扬世界 8.(2011年·盐城市亭湖区中考模拟)“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9.(2011年·无锡市北塘区一模)某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电视剧,请找出与史实不符的内容( ) A.东京市民到“瓦子”看戏 B.人们过元旦(春节)挂年画、贴“桃符”、放鞭炮 C.街道两旁酒店、茶楼比比皆是 D.艺人在街头说唱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 【考点三】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 10.(2011年·盐城市盐都区中考模拟)与右图人物有关的历史活动是( ) A.统一六国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组织雅克萨之战 11.(2011年·无锡市北塘区一模)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开创了许多的制度,其中元朝为了加强统治,开创了(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2.(2011年·南通市崇川区一模)西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官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3.(2011年·南通市海门市一模)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 A.澎湖巡检司──元朝管理现在台湾的机构 B.瓦子──东京城内的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C.中书省──元朝负责西藏地方的行政机构 D.市舶司──宋朝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考点四】 宋元文化 14.(2011年·滨海三中)阅读下列材料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哪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针”?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 (3)何时指南针传到欧洲? 15.(2011年·射阳临海中学)读史有感。 司马光长到七岁,就严肃得像个成年人,听人讲《左氏春秋》,很喜欢这部书,回到家里给家人讲《左氏春秋》,便了解了这部书的要旨。从此以后,就手不离书,到了不知饥渴的地步。很多孩子在庭院戏耍,一个孩子登到瓦缸上,脚一滑掉入水中,别的孩子都丢下这个孩子跑掉了,而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瓦缸敲破,水流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宋史》卷三 请回答: (1)上述史料讲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2)能谈谈它对司马光以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吗?你有何感想? 二、综合提升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16.(2011年·泗洪县中考模拟)与汉唐时期相比,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有其突出的特点,其突出的特点是( ) ①经济中心移至江南 ②对外贸易频繁并以海路为主 ③商品经济活跃,出现纸币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011年·宿豫区中考模拟)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 ) ①秦 ②汉 ③隋 ④唐 ⑤元 ⑥清 A.①⑤ B.③⑥ C.⑤⑥ D.③⑤ 18.(2011年·南京三中)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9.(2011年·沭阳县一中)南宋时,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舶之利”是什么收入? (2)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认为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政策? 20.(2011年·沭阳县一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一时期能出现纸币? (3)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第5讲训练 参考答案 1.C【解析】1140年郾城大捷,1127年靖康之耻,1005年澶渊之盟,1206年蒙古国建立。 2.D【解析】从材料看是“辽宋”议和,可推断是“澶渊之盟”。 3.(1)C(2)B【解析】宋金对峙,宋金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南宋定都临安。 4.C【解析】960年北宋建立后,在20多年中,消灭了地方割据政权,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相对统一。中国境内辽、宋、西夏鼎立。辽在东北一带兴起,西夏在甘肃一带兴起。 5.D【解析】新中国建立以后,铜钱作为一个独立的币种正式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6.C【解析】《红楼梦》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 7.B【解析】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 8.C【解析】宋代称春节为元旦,除夕夜要祭祖、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元旦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9.D【解析】《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 10.C【解析】先判断人物是成吉思汗。统一六国的是秦始皇,建立元朝的是忽必烈,组织雅克萨之战的是清朝康熙皇帝。 11.D【解析】西周分封制,尧舜禹之间是禅让制,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 12.C【解析】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结亲及唐蕃会盟。元朝──元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行政区。清朝──①顺治、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确立册封制度。②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③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制。 13.C【解析】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由宰相直接领导,负责全国政令。元朝负责西藏地方的行政机构──宣政院。 14.(1)北宋(2)司南(3)南宋 15.(1)沉稳、好学、勤奋、聪慧等。(2)治学严谨,积累了许多文史知识,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应学习他冲动和勇敢。要创业没有冲动不行,一遇困难没有勇敢也不行。(言之有理即可) 16.D【解析】结合课本知识和平时的知识积累即可解决。 17.C【解析】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清朝由满洲族建立。 18.D【解析】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时期。 19.(1)海外贸易;(2)市舶司;(3)鼓励、支持。 20.(1)交子,四川地区;(2)商业发展的需要,铁币携带不便;(3)为商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奠定了以后纸币发行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