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河 北 耿建涛 张兰俊
【无产阶级的呼声──《人民宪章》】
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得名为宪章运动。宪章运动中,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体现了工人扩大民主权利的要求,得到了工人的广泛支持,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政权和法律,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共产主义运动的航灯──《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所显示出来的巨大革命力量,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它证明了空想社会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障碍。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通过和平方式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三大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同时学习了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如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无情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天才设想;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吸取其精华,融合于自己的理论研究,创立了科学的理论。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强大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新阶段。《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它对一代又一代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为真理而斗争──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在各国工人阶级中广泛传播,国际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巴黎人民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由于普法战争引起,具有偶然性,但工业革命激化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是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理论的指导下,巴黎公社第一次尝试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正是其伟大之处。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
为了纪念巴黎公社,激励无产阶级斗争而创作的《国际歌》。词作者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能实现!……”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把资本主义社会推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英勇的革命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战斗精神,一直经久传唱。
【震撼世界的炮声——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俄国发生的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伟大历史事件。俄国无产阶级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组织广大农民、士兵,以革命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一次最伟大的创举。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当时和俄国无产阶级处于同样遭遇的各国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各国无产阶级从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获得了鼓舞自己前进的勇气。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的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基本相同,都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中国则更落后,所以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突破世界资本主义的整个体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走俄国人的路使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的面貌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在巴黎外交的耻辱下,中国青年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受到其他阶级的支持。这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束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实践中,毛泽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严重挫折──苏东巨变】
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理想的社会主义观便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二次大战后,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的威望,震惊了世界,以至于当时不少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的挫折。 【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社会主义在苏联、东欧遭遇挫折,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能进行改革。相反,社会主义只有改革,才能有出路,才能找到自身经济发展的出路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但是,这种改革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是对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其《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一书中,一方面惊呼西方世界的失控和混乱,另一方面则对中国的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总体来看,必须说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极为令人钦佩的”,“假如社会基础结构和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同步改善,中国很可能会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前苏联各共和国的人民,看成是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替代选择模式,可以用它来代替已宣告失败的共产主义制度和西方式的建立在自由市场基础上的民主制”。西方有识之士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只要我们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要中国共产党人真正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简介:耿建涛,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多年来从事体育和历史教学。多篇论文刊登在期刊、报纸上,曾获“冀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获得政府嘉奖。 张兰俊,中学历史、思想品德教师。衡水市教育局中学历史核心组成员,多次参与编写《学历水平》、历史《面对面》等教辅用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