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革命·建设·改革──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河 北 耿建涛 张兰俊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而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会议篇章】
    政策方针的制定离不开重大会议的召开。90年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数次重要会议,奠定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坚实根基。
    一、革命篇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
    9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就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人阶级就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从此成为革命的主力。
    中国革命命运的大转折──遵义会议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重新肯定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宣告“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统治的结束;遵义会议精神,主要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遵义会议,红军在李德、博古领导下会被打散,党中央的领导及大批干部会遭受严重的损失,遵义会议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促进了团结,凝聚了人心,为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二、建设篇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符合国情,顺应时代的。因为:中国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水平低展。中国只有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才能赶超世界水平,不被世界所淘汰,才不会受欺负。这次会议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改革篇
    改革开放的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伟大时代——改革开放的开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掀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在此后的六年间,即从1978年12月到1984年10月,中国的改革进入了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改革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为发端。
    改革重心转移──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会议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思想束缚。十四大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到2000年,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使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深度剖析】
    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该会议排除了外来干预和影响,纠正了“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该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该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0多年的改革以1992年中共十四大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不同:1992年前,改革原有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重心转移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
    【中考回放】
    (2010年·山东聊城)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请回答:
    (1)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者简介:耿建涛,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学校教师,多年来从事体育和历史教学。多篇论文刊登在期刊、报纸上,曾获“冀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获得政府嘉奖。
    张兰俊,中学历史、思想品德教师。衡水市教育局中学历史核心组成员,多次参与编写《学历水平》、历史《面对面》等教辅用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