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05年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分析 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谷淑荣 2005年是历史与社会作为文科综合课程在吉林省的实验区──东丰县首次参加中考,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为了全面、具体地了解我县初中毕业生的历史与社会课学习的水平,研究和分析我县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现状,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我们对全县2336名初中毕业生的历史与社会试卷中,随机抽取了119份,对试卷进行了分析、统计,并结合试题及学生答卷反映出来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供广大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和有关部门参考。 一、命题意图和试题特点 本试卷为开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满分为60分。试题严格遵循吉林省教育厅颁布的中考命题原则及中考历史与社会科考试范围。命题依据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并结合我县初中学生实际,力求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取材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适当拓展。试题内容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与渗透,以便能准确地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试题注重基础性、全面性 根据2005年全省中考命题意见,按照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为5:5,难中易的分值比例为1:2:7。试题的题型强调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时代性,即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诊断改错题、情境说明题、分析探究题五种类型。其中单项选择题、组合列举题主要是针对核心知识、基础性知识的考查,如从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方面设题,既注重知识的全面性(本次试卷中知识的直接考查面达到85%以上),又突出重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信心、兴趣,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2、试题体现综合性 试题从多角度、多层面选材,对材料进行有机的整合以避免简单罗列。首先,是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如19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分析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感受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历史责任感、爱国精神、探索精神,使考试的过程变成了一次情感体验和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其次,是知识性综合。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个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环境、科技、文化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命题时考虑到各个知识间的融合,体现试题综合性的特点。中外结合:如13题,古今综合:如17题,体现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知识的综合:如16题。第三,体现了各年级、各册书之间的有机联系与融合,同时,体现适当的赋分比例,如17题。 3、试题具有开放性,创新性 新课程不仅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评价领域同样也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试题编制中较多的考虑到试题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中,增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试题的设问和答案要求上,都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张扬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创新性思维,避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弊端的影响。如20题,是一道属于拓展延伸的探究题,命题形式也是一种新尝试,学生通过对当今国际形势特点及表现进行探究,然后将探究成果用小论文形式呈现出来,答案也不唯一,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展示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增强国际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4、试题彰显人文性 由于学生在考试中身心可能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影响正常的水平发挥。因此,在试题创意过程中,将着力体现人文性,旨在舒缓学生答题时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本张试卷。如卷面版式美观、布局合理。由易到难按梯度分配,在题干的编制中不设答题障碍,语言表述简洁流畅,关键之处用黑体字,提示学生注意,由细微之处体现着亲切的人文关怀。如4题,看似不经意间的命题技巧,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语言,创设了一种意境引发学生思考。6题、10题、16题通过图片或图型从视觉角度引发学生思考,也能直观形象的激起学生的兴趣。20题,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有限、通过关键词的提示,能使学生有效避免因无从下手浪费答题时间。利于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5、试题具备科学性、导向性 为充分体现考试评价的激励、导向和教育功能,在试题的编制中严格遵守科学性和导向性的原则,试题表述力求语言规范、指向明确,每个字词、每个标点符号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发挥团队作用,对一个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层次等都一一按照课标对号入座,凡是遇到表述或答案有某种疑义的问题,坚决避开。经过命题领导小组的专家培训,尤其是得到了张燕老师的多次点拨与指导,使试题逐渐完善,体现了科学性的原则。同时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评价摆脱单纯强调甄别和选拔的阴影,成为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教学实践改进的一种途径。如20题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综合性、分析探究性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杜绝以往初三教师和学生划书、抄书、机械再现的现象。 二、试卷成绩统计 1、全县试卷成绩统计表(满分60分,36分及格、54分以上优秀) 2、抽样试卷成绩统计表(满分60分,36分及格、54分以上优秀) 3、答卷各题及全卷成绩抽样统计表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考生的平均分为45.93%以上,及格率达到79.2%以上,优秀率达到51.7%以上,百分率达到4.6%以上。考生成绩普遍较高,它说明今年的试题是符合我县实际现状的,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难度适中,体现了命题的意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逐题分析 第一题是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满分为10分。选择题在考查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具有客观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理解、运用等能力。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的较好的一道题,得分率较高,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比较扎实,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理解能力。 失分较多的是第2题、3题、7题。第2题是利用经纬网来确定某地点的地理位置,正确答案是D,可有些考生选择了B或C。原因是考生对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出现判断错误。第3题是考查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正确答案是B,可有些考生选择了D。第7题是考查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正确答案是D,可有些考生选择了B。这两道题部分考生答错的原因是平时不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二题是组合列举题,共3个小题,满分为10分。该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判断等能力。因为该类试题具有知识跨度大,涉及领域广,综合归纳性强等特点,便于考查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的综合归纳和判断等能力。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的较好的一道题,得分率较高。反映出教师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综合归纳等能力的培养;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形成了判断、综合的能力。只有部分考生在第11题失分,说明一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地形区概念把握不准确,致使学生含糊不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 第三题是诊断改错题,共2个小题,满分为10分。此类试题是新课程考查学生新增的题型,其特点是结合所学知识,在创设出一种情境或一段史实的文字表述,诊断出其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与思维能力。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的最差的一道题,得分率最低。其中14题是结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而设计的一道中外史实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与事件的影响、认识。15题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中最基本的史实与结论,也是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科学性的掌握以及准确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这两道题多数考生答错的原因是平时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形成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这方面题型的训练。 第四题是情境说明题。共3个小题,满分为15分。情境说明题既通过创设一些情境与氛围,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从多角度、多层次灵活切入。在命题意图上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得出概括性观点或评价。还可以考查学生表述与感受历史与社会的能力。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是考生答得较差的一道题,失分率较高。此题在教材中虽然没有现成的答案,但基本史实和主要材料在平时教学中学生都接触过,有的在教材中都能找到。其中16题读图题,人口分界线、0℃等温线不知道,17题沿丝绸之路观光旅游,你想去的任意一个景点都写不出来。答的不好说明学生平时知识积累差,对一些灵活问题的设计感到不适应,因此,失分较多。 第五题是分析探究题。共2个小题,满分为15分。此类题型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而设置的一种新题型,其特点是理论概括性强,它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等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论证。还可以拓展为史实报道、观点评析、小论文等多样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概括及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上3表数据统计结果看,此题是考生答得稍差的一道题,失分率较高。原因在于考生灵活思辩能力较差,如19题,变换一个问法,学生就难以适应,失分较多,答案不全面或叙述不准确,反映出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20题,是以“我与时代”为主题展开探究,并将成果用小论文形式呈现出来。而且给了提示词,但学生答得不好,原因是学生平时练习很少,且语言表述能力差,所以失分较多,需要教师今后在教学中注意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以上逐题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评价现实问题。学生的答卷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反映出大多数教师能够按照《课程标准》要求,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过程和方法的培养。使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从试卷分析看,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考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对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归纳、解决问题。这说明考生平时的学习多是“死记硬背”,而没有形成思维能力;二是考生两极分化严重,虽然从统计数据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都很高,但低分数段及不及格人数仍有一定比例。从逐题分析的情况看,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性知识,以及一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答不出来或答错,在2300多名考生中有29名是0分(缺考的)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分数是个位数。考生的平衡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关注,是今后教学中需重视的问题。三是考生的书写及语言表述能力差,从试卷卷面看,有部分考生字写得不规范,不准确,对主观试题语言表述缺乏逻辑性,语言不精练、重点不突出。说明平时教学中还需对考生进行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四、关于考试与教学的建议 历史与社会作为文科综合课程今年在我县首次参加中考。试后各方面反映良好。说明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已被广大教师、学生、家长认可和赞同;实现了学科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这将有利于调动广大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科教师队伍的稳定,有利于引导教学方向和课程改革的深入。 根据试卷分析和当前我县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正确的理解开卷考试的目的、意图,在教学中不必抄书、划书,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要搞题海战术。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灵活运用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开放与探究的能力。 第三,注重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与考试中应注重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感悟、积累过程中用真情实感体会人生。 总之,教学与考试的目标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而是为了通过考试使老师提高和改进教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