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与社会 > 综合辅导 >

探索《历史与社会》试卷的一般解法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探索《历史与社会》试卷的一般解法
    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中 胡杨光
    摘 要:在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或多或少总有着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面对压力我们是否只是无动于衷呢,显然不能,我们只能探索一条合适的道路,可以在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成功度过升学考试难关,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还能够为学生做的事情。
    关键词:材料分析题;组合性选择题;排错法;“看菜吃饭”法
    在注重学生知识自主建构和情感建构的今天,或许探索解题之道,可能有背教学规律。很多教师可能会怀疑现在需要的是情感的思索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怎么还能向应试教育一样,思考一些解题之道来机械训练学生呢?
    我认为现在提出有以下几个原因: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历史与社会》评价采用开卷模式,更注重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不象以前采用的纯粹是知识的再整合和简单应用。这里正是我提出一般解法的关键原因。我们现在注重了对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但往往缺少对知识点的整理,提倡学生能力培养,却忽视学生到底明不明白能力的训练。我们说“未来的文盲,并不是不认识字,而是那些不懂得学习的人。”我们不去分析学生知识的积累,就其能力而言:学生现在存在的是缺少对材料分析能力、解题的流程分析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而这些单靠学生的自主培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的,这里必须考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现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阶段,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却忽视里学生只是一个学生,学生许多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况且我们不可否认,现在还有知识分数的标准。既然已经想到了要全面提高,那何不再想像我们难道知识方面已经够了吗?难道我们不仅可以在知识方面省下精力和时间,注重其他方面的培养吗?所以,我想作为一个教师,应懂得既然已经响应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得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我需求一般解题的目的。
    一线的教师,对于《历史与社会》教学现在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需求一条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业评价的需求又能达到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情感的丰富的路。而这里教师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往往缺少对新课程理解而出现盲目片面需求培养学生的“素质”,而又不敢对以前应试教育时代的东西有所保留。导致了“既捡不到西瓜,又丢了芝麻”,那我想问问这些教师,难道应试教育时期的任何东西都没有留恋的必要吗,这么多年的应试教育难道没有可取的东西吗,我想存在总有价值,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丰富,也一定有可取的东西,所以,希望教师在这里可以勇敢的“脚踏两条船”。
    由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评价,在中考中,分数不高,因而带动了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重视的情况。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不理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开卷考的错误化,认为就是一种抄书,只要有资料就行,忽视了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培养,连解题的思路和答题要求都不能体现。2.对试卷的复杂化,认为社会题目,既然开卷就肯定不是书上的知识。丢弃了书本最基本的内容。
    正因为现在面对的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因,必须能够找寻一条即使是现阶段短时间可用的路,只要对一个学生有用也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一个学生可能一味只是一届,而对于学生的家庭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代人。”
    对《历史与社会》的一般解题法需要正确的分析试卷。《历史与社会》试卷包括两大部分: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选择题出现一般性选择和组合性选择。材料分析题,包括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针对题型作出一般方法。
    一般性选择题
    所谓一般性选择题,也称常见题:一个题干,一个要求,四个选择子。对这类题型解法如下:
    首先看选择子本身,选择子本身如果错误,可以直接排除。
    例:记者小力在采访某乡私营企业时看见附近河水污染严重,下游村民饮水困难。你认为下列想法正确的是:(A)
    A.发展经济要防止环境污染。  B.发展经济与环境污染无关
    C.保护环境必须停止生产活动。  D.发展经济必然会污染环境
    这里BCD本身就是错误的可以,直接排除。
    其次看选择子与题干相不相符,如果不符,也排除。
    例:从《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表明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左右:这反映人口问题是(B)
    A.我国人口素质不高      B.我国人数依然庞大
    C.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D.我国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
    这里A、C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与材料不符。
    与材料不符往往还表现在相反的方面。
    例:“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表明:
    A.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会有无穷的力量  B.集体利益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
    这里B的选择子看上去对的,也是符合的,但是仔细分析,材料反映的是集体对个人的作用,而B反映的是个人对集体的作用,所以是不符的。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重复累赘不选,简单比如“我国人口非常多,已经突破13亿,表明:A.我国人口多。这里A的意思本身是对的,也是符合材料,但是完全是材料的重复,因而不选。
    组合性选择题
    组合性选择题,分题外组合,就是一个材料,几个问题组合,比如经常出现的人生AB剧问题。一种是题内组合,就是出现1234……A.123 B.234 C.124 D.134这类选择在历史与社会试卷中比重很大,我们对这类题目举一种方法“排错法”,所谓排错法就是将1234中自己能够肯定的先选择,然后看ABCD中有这个选项的直接排除。
    例:某事政府提出2005年争创文明中国人居环境奖,假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你应该(C)
    1.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2.参加学校文明或环保宣传队
    3.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   4.争取做文明学生
    A.123   B.134   C.124   D.234
    这里可以选择3肯定不是中学生能够做的排除,有3的就直接排除,答案只有C正确。
    当然选择题还有许多的解题方法,如“选大不选小,选小必选大”等等。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试卷分析时,必须做到全面,在学生自己完成时,可以鼓励。
    材料题
    材料题在历史与社会中占60分,也是学生最难把握的题目,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材料──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措施──结果如何”的基本思路,来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等基本问题,历史与社会的材料多种多样,问法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些基本问答。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得学会看报和看电视。
    图表材料题,分图片和表格两种。图片往往采用漫画的形式,这里要学生学会看清漫画反映的意图,以及所包含的隐含意义。如果是多张图片对比,还要了解之间的比较意义。这类题目要关注的是细节问题,包括漫画的标题和漫画下面的注解。明白“试卷上没有废话,每一点都是线索”。表格的分析,首先要注意的是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这两个往往包含了表格的基本内容。再看表格其他内容,往往是数据的比较,对表格数据要学会比较差别,总结规律。当然表格也不能忽视了标题和注解。
    文字材料题,我们可以尝试看标点,往往不同的句子反映的问题不一样,需要学生能够有个量化的概念,当然量化概念还可以体现在“看菜吃饭”,学生针对问题分值,进行答题思路的整合。当然这不是限制学生思路,而是让学生更有答题规范性。当然,学生答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都可以采纳。
    以上是我对学生答题方法的简单探索和尝试,我相信,成功的尝试+及时的反思=成功的教学方法。
    参考资料:
    1.《新课标专题研究历史与社会情景与探究》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2.《2006年导航初中同步单元练习卷HZZ》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