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15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一)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一)
    【2015·上海卷】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 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________ 
    丙句:___________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 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答案】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答案】D
    【2015·天津卷】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这两句诗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他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写诗人处“人境”却“无车马喧”的寂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的不甘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与征人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人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做了大胆改造,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答案】B
    【2015·浙江省杭州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  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  见雁忆黄河
    乱后书来少,  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日,  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从这首诗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节。(2分)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3分)
    【答案】(1) 登高、望远      重阳 (2分,各横线1分)      (2)“少年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3分。结合诗句 分析,每点1分,写出3点即可。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15·浙江省宁波卷】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 、_______ 。(2分)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3分)
    【答案】1.白云堆      深林(2分,每空1分)
    2.【示例1】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竞”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涛人的雅趣。【示例2】明明是挑柴,却说是挑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借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3分)
    【2015·浙江省温州卷】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宰:指县令。②辟:召,征召。③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④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4分)
    (1)怒至庭下曰(      )    A.引导,诱导    B.拉,拽    C.引用
    (2)拜曰(      )    A.认错,道歉    B.辞别,离开    C.感谢,酬谢
    (3)白时庐山(      )    A.睡觉    B.倒伏    C.隐居
    (4)累浔阳狱(      )    A.连接,维系    B.拘囚    C.留意,挂念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4.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西望长安不见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西北,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5.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心境的原因。(4分)
    【答案】1.(4分)(1)B(2) A(3) C(4)B
    2.(3分)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3.(3分)当韧,李白游历并州,见到郭子仪,觉得他奇特不凡,曾经把他从死罪中教出来。          
    4.(3分)C
    5.(4分)才高气傲的诗人受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连累而获罪,后经郭子仪营救改为流放夜郎。他听到笛声,联想到自己命运坎坷,壮志难酣,因此产生这种心境。
    【2015·浙江省湖州卷】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3-19题。(18分)
    西江月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ō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ī: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②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觉已晓(   )    (2)此语桥柱上(   )    (3)妻子送余出门(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译文:
    3.用“/”给《西江月  》小序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4.《西江月》词与小序所写内容互相印证,请举例说明。(2分)
    答:
    5.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3分)
    A.爱惜    B.惋惜    C .吝惜
    答:
    6.《书杨朴事》中写了真宗的“大笑 ”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选择其一写出你的理解。(2分)
    答:
    7.请结合《西江月》与《书杨朴事》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3分)
    答:
    【答案】1.(1)及;等到……的时候(等到)   (2)书;写   (3)妻子;妻子和儿女
    2.我没有什么话来对他们说,回头对老妻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一首诗送我吗?
    3.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4.示例(1)小序中‘乘月至一溪桥上’点出明月当空,也正因如此,才有词中“照野弥弥浅浪”的绝佳月色。(2)小序中流水锵然说明溪流汩汩,印证了词对水盛(弥弥浅浪)的描写。(3)词中诗人醉眠芳草之想和解鞍奇枕之姿,印证小序中的酒醉和曲线醉卧。
    评分标准;共2分。答出一点即得2分。
    5.A(爱惜),莫教踏碎琼瑶,一句中将水面比作美玉,足见“一溪风月”之美,“莫教踏碎琼瑶”(忍让马蹄踏碎它)表现作者对美景的爱惜、赞美之情。
    6.示例1;大笑,因为真宗被杨朴机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从而看出真宗爱惜人才,心胸宽广,不强人所难。示例2;失笑,苏轼的妻子因为苏轼入狱而哭,苏轼幽默的开解,使之得到些许宽慰,不禁笑了出来,但这笑里有悲伤、无奈等复杂情感。
    7.示例西江月中苏轼贬官黄州,以山水为乐,行为放旷。【书杨朴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时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可见他豁达、乐观之人。
    【2015·浙江省嘉兴卷】
    崆峒(15分)
    【清】谭嗣同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注释】①此诗写于1889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崆峒,山名,在甘肃平凉西。②拏(ná):执持。
    1.此诗想象奇特,从形、神两个方面描绘出崆峒山__  、__  的特点。(各填一个词语)(2分)
    答:
    2.尾联意蕴深刻,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答案】1.高峻(高大、挺拔)雄伟(浩荡、勇猛、奔放、富有力量、富有斗志、气势磅礴) 
    2.尾联化用了《桃花源记》的典故,“不应仍问武陵源”表达出诗人追求的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桃花红满谷”的崆峒山,抒发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用笔委婉,含意深远。
    【2015·浙江省金华卷】
    (一)(4分)
    春水生 ①    杜甫
    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 眼俱明!
    其二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
    【注释】 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 ②汝曹:你们,指水鸟。③禁当:阻挡、拦挡。
    1.诗题为“春水生”,这两首诗写出了春水什么特点?(2分)
    2.这两首诗都写春水,却体现了诗人完全不同的心情,请结合诗句分别加以分析。(2分)
    【答案】1. (2分)迅速溢涨,水量很大
    2. (2分)“其一”描写春水初涨,万物欣然,诗人同水鸟们同享春光,目光明澈,诗人为时序更替万物复苏而喜不自禁;“其二”写春水猛涨,草堂前即将水满成灾,诗人生活困顿,没有钱购买船只以避水患,为自身艰难处境而忧苦不堪。
    【2015·浙江省丽水卷】
    (一)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______(1)____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____________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案】1.(1)追⑵(纳凉时)悠闲自在
    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
    【2015·浙江省衢州卷】
    (一)
    陇西行(唐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①貂锦: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这里指战士。②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陇西行》和《破阵子》都有“可伶”一词,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陇西行》中用“可怜”一词体现了现实与梦境、悲哀凄凉的枯骨与年轻英俊的战士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破阵子》中用“可怜”一词打破词人想要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美梦,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悲叹、壮志难酬 的愤懑。
    【2015·浙江省义乌卷】
    (一)(4分)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
    【注释】①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
    1.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1)  ”是“中秋”,“(2)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分)
    2.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案】1.(2分)(1)秋三五  (2)蟾盘(1空1分)
    2.(2分)赞颂中秋夜月亮光明磊落、公正公平,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像中秋明月那样公平公正的愿望(或隐含着对统治者势利、偏私等丑恶品性的讽刺)。(写出对月亮的赞颂1分;写出对社会的愿望1分,从正反两面表达皆可) 
    【2015·福建省福州卷】
    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B.《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
    【答案】D
    【2015·山东省济南卷】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特点。(3分)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答案】1.答案: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第一空写对写全得1分:第二空 占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修辞手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惹”字的意义占1分,“惹”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山东省青岛卷】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
    B.《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名,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C.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D.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答案】B
    【2015·山东省菏泽卷】
    秋霁
    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1.这首诗题为“秋霁”,诗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霁”字的?(2分)
    2.赏析最后一句“时有惊鱼掷浪声”的妙处。(2分)
    【答案】1.霁:雨后或雪后天放晴。诗中从“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江上如钩月”来表现“霁”字的。    
    2.写出鱼儿见钩月疑是钓钩,吃惊而逃的情景。构思新奇幽默,别出心裁。给诗平添了许多情趣。
    【2015·山东省东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1.答案示例: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2.答案示例:
    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语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