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布衣之怒( ) (2)以头抢地耳( ) (3)长跪而谢之曰 ( ) (4)寡人谕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未尝闻也 尝趋百里外 B.休祲降于天 行者休于树[w C.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D.先生坐 满坐寂然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4.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答: 郑絪①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 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tep.com%] 5.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入被省略的人名。(2分) (1) 十八九,絪为御史, (2) 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中国#教*%~育& 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 译文: 8.《太平广记》按主题分类(如选项),本文以“郑絪”为题,应属于哪一类?( )(2分) A.俊辩 B.气义 C.知人 D.幼敏 9.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4分) 译文: 答案: 1.(4分)⑴ 平民 ⑵撞 ⑶道歉 ⑷明白,懂得 2.(2分)A 3.(2分)韩国、魏国灭亡了,但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意对即可) 4.(2分)增强语气,表现秦王对“布衣之怒”的鄙视。(只答“增强语气”给1分) 5.(2分)⑴刘景(景) ⑵郑絪(絪) 6.(2分)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7.(2分)从今以后让他和你们共同上学院读书,住宿吃饭的标准和你们一样。(意对即可) 8.(2分)C 9.(4分)示例:一是善于学习,刘景作为书僮能一鸣惊人,不难推测他长期以来留心学习;二是敢于展露才华,并不因为自己是仆人而妄自菲薄,而是大胆题诗,才有被赏识的机会;三是珍惜学习机会,仅三年左右时间就学有所成,这与他努力进取的态度密不可分。(一条2分,原因、分析各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