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送东阳马生序 徐中行传(2017徐州中考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5-10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绲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 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入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解释下列加点定的词语。(4分)
    (1)主人日食: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绣: ___________
    (3)安定胡瑗讲明道学:___________
    (4)福唐刘彝赴阙: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当余之师也     ②其徒转相传授,将往
    B.①久而乃         ②光谓斯人神清气
    C.①乃葺小室       ②太守而宾客从也
    D.①所造诣人莫也   ②夫大国,难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
    (2)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表现了古人求学的_____   ,【乙】文还表现了徐中行做人行事方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D【解析】应停顿为“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2.(1)两次(2)通“披”,穿(3)听说(4)恰逢,恰巧遇到【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和把握。
    (1)(2)是课内文言文中的内容,学习时注意识记、积累。(3)(4)是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可结合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比如,“闻”可联系《醉翁亭记》中的“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会”可联系《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和《口技》中的“会宾客大宴”。
    3.B【解析】A项中的“从”都解释为“跟从”;B项中的“和”可解释为“暖和…‘平和”;C项中的“归”都解释为“回家”;D项中的“测”都解释为“揣测(预料、推测)”,故选B。
    4.(1)因为(我)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2)夏天不摇扇取凉,冬天不生炉取暖,夜晚(也因苦读)难以安眠,就这样过了一年多。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翻译时,应抓住关键字词,逐字逐句翻译,注意相关的特殊句式。
    5.刻苦勤奋 高洁操守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完成时,应先在文中找到两段文章中人物的共同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