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各位同学在查看时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8年商丘中考生物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鱿鱼 C.娃娃鱼 D.海马 2.( )鲫鱼不停地将水吞人口内,又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两者所含气体成分多少相同 B.流出的水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流出的水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D.流出的水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增加 3.( )下列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母 B.海蛰 C.水螅 D.涡虫 4.( )大雨过后,蚯蚓钻出地面,是由于 A.觅食需要 B.呼吸需要 C.吸收阳光 D.吸收水分 5.( )河里游动的虾,树上鸣唱的知了,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能迅速避开敌害 B.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C.都用气管进行呼吸 D.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6.( )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动物行为与学习能力无关 D.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7.( )下列叙述中,属鱼类、两毛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 ) (5) 鱼游泳时,靠尾部和尾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栖类、爬行类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 B.有脊柱 C.体温恒定 D.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8.( )下列几组脊椎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A.鱼类和两栖类 B.两栖类和爬行类 C.爬行类和鸟类 D.鸟类和哺乳类 9. ( )关于生态平衡的正确理解是 A. 生态平衡是指各种生物之间的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和非生物无关 B. 生态平衡一定要有人类的参与和调控 C. 生态平衡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不变 D. 生态平衡是个动态平衡 10.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以上各项都是 11. (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B.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12.( )水螅的身体呈 A.左右对称 B.前后对称 C.两侧对称 D.辐射对称 13.( )为了减少农药的污染,农业上施用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起到控制害虫的作用,因为 A.有它存在时雌雄虫也能交配,但不能产卵 B.可以毒杀害虫 C.干扰雌雄虫的通讯,使之无法交配 D. 破坏雄虫的嗅觉器官 14.( )9.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5.( )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 A.切断食物 B.撕裂食物 C.磨碎食物 D.阻挡食物 16. ( )胎生、哺乳相对于其它生殖发育方式的优势在于 A.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的数量大大增加 C.使后代的体质得到加强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17. ( )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沙蚕身体灵活与运动灵活相适应 B.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头胸腹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 鲫鱼身体呈流线行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 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 18.( )下列除哪一项外,其它均为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 A.老虎取食 B.孔雀开屏 c.猫头鹰的脸盘像猫脸 D.蛇冬眠 19. ( )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所具有的特点是 A.都生活在水中 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身体背腹扁平 20. (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 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每空1分,共10分)。() (1)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 ( ) (2) 所有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 ( ) (3) 所有的扁形动物都是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的。 ( ) (4) 家兔体表上体毛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 ) (6) 小鸟喂鱼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 ) (7)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骨骼肌组成。 ( ) (8) 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 ) (9) 二虎相争属于动物行为中的攻击行为。 ( ) (10) 虾属于节肢动物。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内填序号, 填文字) 1. (13分)下图A、B、C、D、E是常见的五种动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上述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有 , 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 (均填代号)。 (2)B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它的身体覆盖有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__________。 (3)C的牙齿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与它的食草生活相适应。 (4)D生活在水中,靠____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__________ (5)E的__________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身体呈__________型以及前肢变 成__________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2.(8分)据报道,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侵入稻田和村庄,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湖南省沅江市等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 蛇是鼠的天敌,每条蛇一年可吃掉约400只田鼠。但是据湖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统计,长沙市每天大概消费1万千克蛇。这些蛇至少有三成是野生。湖南是产蛇大省,长沙是消费蛇 ![]() 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也是东方田鼠 ![]() (1)根据有无脊柱分,东方田鼠属于__________动物,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田鼠“四处打洞”、“啃食庄稼”,这些行为都属于__________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___行为。 (3)请写出上述资料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保护区管理局“不赞成用化学药物灭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分)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__________,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_____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平滑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 在__________的一条,另一条不能正常爬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要用浸__________的棉签轻擦蚯蚓体体表保持湿润,因为蚯蚓的呼吸 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 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必须在__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 (2)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甲所处的状态是 , 乙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 当你手提重物时会感觉较累,此 时甲和乙所处的状态又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8 分)根据家鸽呼吸系统示意图判断: ![]() (2)家鸽两翼下垂时,气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 _________(用右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3)下列与家鸽生殖相似的动物是( ) A蟾蜍 B蝙蝠 C泥鳅 D扬子鳄 5. .(6分)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请据图回答: ![]() (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细菌、真菌是生态系 ![]() (2)箭头1所示的过程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储存能量,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或释放能量,但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箭头2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____________的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又可被_____________利用。由上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