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年白城中考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张平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各位同学在查看时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8年白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化学模拟试题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C)
    A.氮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氮肥和磷肥——观察颜色
    C.苏打和小苏打——分别与足量的白醋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2.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选项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
A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观察现象
B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
D羊毛线和涤纶线点燃,问燃烧产生的气味

    3.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D)
    
选项试管内 物质胶头管内物质
A氢氧化钠固体
B氧化铁稀盐酸
C氯化钡溶液稀硫酸
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实验室中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C)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所用试剂
A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B除去CO中混有的CO2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C鉴别食盐、蔗糖品尝
D鉴别水、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

    5.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B)
    A.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6.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C)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水、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B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变化
C食盐水和醋酸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7.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出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B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取样灼烧后闻气味
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
D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C)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出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先加足量水,然后过滤
B出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先通氢氧化钠溶液,在通过浓硫酸
C鉴别棉线和羊毛绒点燃,闻产生的气味,观察生成的灰烬
D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所得溶液为无色,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有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0.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A.无色溶液B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二、填空题
    11.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试液(如图所示)。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滴有石蕊的饱和石灰水或滴有石蕊的Na2CO3溶液)。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CaO)。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NaCl、CaCl2或NaCl、CaCl2、HCl)(写出所有可能)。
    12.(2014,白银)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aCO3),G(CuSO4),H(Cu(OH)2)。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
    13.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H2(或CO)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高温4Fe+3CO2↑)。
    (2)若丁为常见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Ba(OH)2+CO2===BaCO3↓+H2O__Ba(OH)2+Na2CO3===BaCO3↓+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14.现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为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钙、铁粉和氧化钙中的一种。其中,A的浓溶液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B为单质;D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E是熟石灰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CaO);D(CuSO4)。
    (2)在下图中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连线,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头“→”连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4,兰州)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A.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氯化钙)(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C)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碳酸钾和氯化钙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碳酸钾溶液(或碳酸钠溶液等,合理均可)(产生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CaCl2===CaCO3↓+2KCl),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