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7朝阳市化学跟踪突破试题【精编版无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请点击全屏查看
    2017朝阳市化学跟踪突破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朝阳化学)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2.(2017朝阳化学)接触法生产硫酸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X,则X的化学式为( C )
    A.Fe  B.SO3  C.SO2  D.S
    3.(2013,铁岭)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B )
    A.CO  B.CO2  C.CS2  D.C
    4.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一定量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变大
    B.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 NaCl溶液
    C.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200 mL
    5.((2017朝阳化学)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SH53.TIF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
    C.该反应中C与D的质量比为14∶27
    D.该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4
    6.((2017朝阳化学)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
    X60.TIF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7.(2015,营口)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SH54.TIF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8.(2017朝阳化学)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481722
反应后的质量/g1002X

    A.丙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生成丁物质的质量为57 g
    D.甲物质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
    9.(2015,本溪)如图表示的是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SH55.TIF
    (1)甲的化学式为__C2H5OH(或C2H6O)__。
    (2)上述微观反应图示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原子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生成物中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3∶2__。
    10.(2015,抚顺)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常用的化肥,制取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SH56.TIF
    (1)向土壤中施加尿素,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B__(填字母)。
    A.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B.使枝叶浓绿茂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2)图中A、B、C、D属于有机物的是__C(或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H3+CO2CO(NH2)2+H2O__。
    (3)A的浓溶液应该密封保存,是因为该溶液具有__挥发__性。
    11.(2017朝阳化学)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X63.TIF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1∶1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置换反应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12.(2015,厦门)“史上最贵”的实验:
    (1)步骤1: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2:让足量镁条在步骤1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步骤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Mg+CO22MgO+C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填“<”“>”或“=”)m2,理由为_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都不发生变化__。
    13.(2017朝阳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__C2H6O__。
    (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SH66.TIF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cd__(填字母)。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4NH3+5O24NO+6H2O__。
    三、实验探究
    14.(2017朝阳化学)同学们为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
    X65.TIF
    (1)甲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把盛有适量BaCl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SO4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将BaCl2溶液小心倒入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产生白色沉淀__。然后把烧杯连同试管再放回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2)乙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Mg+O22MgO__。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意外发现质量减轻了。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部分生成物以白烟形式逸散到空气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