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年姜堰中考化学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许君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年姜堰中考化学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请注意: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炭化        B.石油分馏        C.火药爆炸            D.粮食酿酒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说明: share.(10)说明: share.(11)说明: share.(13)说明: share.(12)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药品的气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滴加液体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牛奶            C.食盐               D.生铁
    4.猕猴桃因为富含维生素C而被誉为水果之王,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含有22个原子              
    B.维生素C是氧化物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8:6
    D.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5.成语“釜底抽薪”所包含的化学灭火原理是
    A.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B.撤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丝伸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D.在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铁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
    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四
    D.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8.下列涉及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20%的硫酸,加10mL水后体积为20mL
    9.将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所含的固体有
    A.Ag和Cu                              B.Fe和Cu         
    C.Fe和Ag                                 D.Fe、Cu和Ag
    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未标题-7
     
    A.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说明: 菁优网:http://www.jyeoo.com
    第11-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得1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
       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
    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2.小红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A.生活应用B.资源保护
①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②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③霉变的粮食洗净后可食用
①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
    ②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③固体废弃物要分类回收或处理
C.安全常识D.知识梳理
①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②煤气泄漏时先打开排气扇
    ③酒精灯不慎打翻着火,用水浇灭
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②常见的三种酸:盐酸、硫酸、硝酸
    ③常用于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量筒、蒸发皿

    13.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1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及操作方法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BCCuO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氯化钠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Cl溶液K2SO4溶液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15.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流程中操作1和2均为过滤
    B.该流程在实现制备CaCO3的同时会严重加剧温室效应
    C.为了提高转化速率,可以搅拌或适当增大通入气体的速率
    D.“转化”中的方程式为CaCl2+CO2+NH3+H2O=2NH4Cl+CaCO3↓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8分)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亚铁离子  ▲   ;    ②汽水中的酸  ▲   ;
    (2)“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①上述物质中  ▲   富含蛋白质。
    ②碘盐中的“碘”是指  ▲   (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  ▲   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③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   作用,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
    17.(7分)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G、E为氧化物且A和G的元素组成相同;B、D是常见的两种碱; C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1)A的化学式  ▲    ,C的化学式  ▲   。
    (2)F的用途有  ▲   (写出一种即可),D的俗称  ▲   。
    (3)写出化学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③  ▲   。
    (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④      B.⑤     C.⑥
    18.(9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D:\用户目录\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31873227\Image\C2C\X1%CFLL(7@D_22~`YMZG6EB.jpg
    (1)仪器②的名称:  ▲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   (选填序号)和装置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若用B和D组合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   ▲   ,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   ▲   (选填“a”或“b”)端通入。
    (4)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等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设计实验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CuSO4等物质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   (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   。
    19.(9分)小华与朋友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是固态酒精吗?
    【查阅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C2H5OH,熔点为-114℃,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交流讨论】小华认为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他判断的理由是  ▲   ,
    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
    【发现问题】小华观察发现,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会残留少量白色固体。
    【再提问题】燃烧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二】固体酒精是酒精、氢氧化钠和凝固剂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该凝固剂在空气中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作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  ▲   。
    你认为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理由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1)将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白色固体全部溶解固体可溶于水
(2)取(1)所得少量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   白色固体中肯定有Na2CO3
(3)取(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  ▲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白色固体中肯定有  ▲  

    【反思交流】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
    如果实验中发现氯化钡溶液不够,可选用下列试剂代替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Ca(OH)2溶液      B.Ba(NO3)2溶液      C.稀盐酸      D.CaCl2溶液
    20.(7分)同学们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NaOH溶液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开始不产生沉淀的 
    原因 ▲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该反 
    应 ▲ (填“是”或“不是”)中和反应。
    (2)c点的pH  ▲  7(填“>”、“<”或“=”),
    b点时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   (写化
    学式)。
    (3)根据数据处理:求生成蓝色沉淀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