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2022年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2017年中考
生物知识点
数学模拟试题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模拟题
>
2018年伊春中考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张平
参加讨论
2018伊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阅读(60分)
(一)古诗文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4.□□□□□□,□□□□□□,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两句用禽鸟之动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象。
7.李白《行路难》一诗中,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得遇明主,成就大业的两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再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之精神,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千古名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 (人名)。(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佳木秀而繁阴()④树林阴翳()
11.本文第二段描写了醉翁亭的早晚和四季景色,请找出其中所对应的触景生情、乐在其中的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2分)
12.文章第三段共描写了哪几个场景?哪一个是核心?其他场景的作用何在?(3分)
13.本文做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谓是秀外慧中、匠心独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这一主题的?(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修①之来此,乐其地僻而
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释】①修:指欧阳修。②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16.欧阳修作为滁州刺史,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喜爱此地的原因。(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
阎连科
①岁月是久远地去了,往事如河流上顺水而下的空荡荡的船只,而少年时的一些事情,则好像船头上突兀站立的找不到主人的鹰。
②我总是主动地去寻找它们,总是能首先看到一辆邮电蓝的自行车醒目地朝我驶来。它是那样破旧,不知道已在人生的路上经过多少次命运的轮回,待我成为它年少的主人时,它轮胎上的牙痕都已被磨平,铃铛上的光亮已经黯淡,锈斑像旧雨布一样在那上面披挂着。车圈上倒还有不少亮光,可闸皮落脚的四个地方,却是四条狠狠擦去亮光的黑环,像车圈上四条永远抽着让它不停歇地转动的鞭子。
③这是哥哥给我买的自行车。将近30年之后,这辆自行车还在转着它的轮子,驮运着我的记忆,从遥远的地方孤零零地朝我驶来,如雨天里找不到
父母的孩子。
④我想起那辆自行车就想把手伸进记忆的尘灰中摸它、擦它、安抚它,宛若终于找到了自己丢失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儿,要去拥抱一样。
⑤那年我16岁,在离家八九里外的一座山下读高中。每天一早,我在天色蒙蒙亮中起床出村,急急地沿着一条沙土马路,朝学校奔去,午时在学校吃饭,天黑之前再赶回家里。那时,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徒步早出晚归。中午为了节俭,我不在学校食堂买
饭,而在校外的围墙下面、庄稼地边,用三块砖头,架起锅灶烧饭煮汤。学校的四周,一片炊烟。那里,早中晚都是炊烟袅袅中夹有读书之声,读书的声音被炊烟熏得半青半黑。
⑥ 现在看来似是诗意,然而在那时,却浓缩了一代乡下孩子的学业生涯。所以,每每在上学的路上、在烧饭的围墙下面,看到有骑自行车的同学从身边过去,看到他们可以骑车上学、下学,可以骑一辆车回家吃饭,我就像一个农民站在干旱的田头眼巴巴地望着大山那边的落雨。
⑦羡慕是不消说的,而最重要的,是感到人生与命运的失落。仿佛,有一辆自行车骑着上学,就等于自己进了人生中的另一个阶层;仿佛,一辆自行车就是一个人的标码,是脱离贫穷与少年苦难的标志。
⑧我对一辆自行车的渴望,犹如饥鸟对于落粒
的寻找,犹如饿兽在荒野中沿着牛蹄羊痕漫行。可我知道,自行车对于那时乡村绝大多数的农户是多么奢侈,尤其对于我家——连一棵未成材料的小树都要砍掉卖了买药的常年有着病人的家庭,想买自行车无异于想让枯树结果。
⑨我从没给家里人说过我对自行车的热求,但我开始自己挣钱存钱。我到山上挖地丁之类的中药材去卖,我开始不断向父母要上几毛钱说学校要干某事用,我到附近的县水泥厂捡人家扔掉不用的旧水泥袋,捆起来送到镇上的废品收购站去……我用三个多月的课余时间存下了32元钱。
(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
⑩我决定到县城买一辆旧自行车,哪怕是世界上最旧最破的自行车。从我家到县城是60里路,坐车要6角钱。为了节约这6角钱,我在一个星期天以无尽的好话和保证为抵押,借了同学一辆自行车,迎着朝阳朝县城赶去。
为了能够把买回的车子从县城弄回来,我借了辆自行车,又请了一位同学坐在借来的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起前往。可就在我们一路上计划着买一辆什么样的旧车时,我们和迎面开来的一辆拖拉机撞在了一起。我的手破了,白骨露在外面。同学的腿上血流不止。最重要的是,我借的自行车的后轮圈被撞得叠在了一块儿,断了的车条像割过的麦茬儿。我和同学把自行车扛到镇上修理,一共花去了28元钱。当手里的32元钱还剩下4元时,我再也不去想拥有一辆自行车的事情了。
这样过了一个学期。在一个黄昏,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院落里停了一辆半旧的邮电蓝自行车。哥哥告诉我,说是县邮电局有一批自行车退役,降价处理,于是他就给我买了一辆,60元钱。那时,我哥是邮电局的职工,每月只有21元6角的工资,骑车往几十里外的山区送报时,几乎每天只吃两顿饭。
可我还是为有了一辆自行车欣喜若狂,一夜没有睡觉,还居然在深夜偷偷地从床上起来,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到街上,在村头骑了许久许久。
这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实在是伴随着我走过了生命中印痕最深的
一段行程,我不仅骑着它有些得意地读了一年半的高中,满足了我少
年虚荣的需要。而且高中肄业以后,我每天骑着它到10里外的水坝子上当了两年小工;甚至,我还骑着它到100多里外的洛阳干活挣钱,以帮助家庭度过岁月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漫长的光阴。
然而,最重要的似乎还不是这些,而是它使我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感到一切艰辛都会在我的自行车轮下被我碾过去;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敢于抬起脚来,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景况下,都要敢于把脚抬起来。
在那几年里,我总是把那辆自行车有锈的地方涂上机油,把有亮光的地方擦得一尘不染,把它收拾得利索舒适,借以抬高、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
直到20周岁我当兵离家以后,因为家里总有病人,急需用钱时又把这车以60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现在,20多年后的今天,那辆邮电蓝的自行车已不知身在何处。可我在当兵的第二年回到家里时,在镇街上见到过它。它的主人是位乡下汉子,他赶完集后,骑着它从
我面前走过,后架上驮着一头上百斤重的活猪——我知道,它又在驮着一家农户的日子。
我一直望着那辆已经力不从心的邮电蓝的自行车从我面前摇摇摆摆地走远直到消失。
如今,每年回家
走在镇街上,我都忍不住要四处寻找张望。
(选自《阎连科文集——感谢祷告》, 有删减。)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①突兀()②黯淡()③炊烟(
)④奢侈()
18.纵观全文,作者围绕自行车写了哪些事件?请简要概括。(4分)
19.请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品读下面句子。(3分)
我对一辆自行车的渴望,犹如饥鸟对于落粒的寻找,犹如饿兽在荒野中沿着牛蹄羊痕漫行。
20.文章第⑤段写到:“那时,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就“我”的辛苦而言,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1.文章第⑨段,写了作者自己背着家人挣钱、存钱的事。请分析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22.这辆自行车对于年少的“我”有哪些重要意义?请依据文章(14)、(15)做简要概述。(4分)
23.通读全文,饱含了作者对少年时代那辆邮电蓝自行车的深深怀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很多年过去了,“我”仍对那辆邮电蓝自行车难以忘怀?(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九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即请孔明同去看病。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24.选段出自古典名著《》,作者(1分)
25.周瑜因风卧病,孔明道破心机,并为其献计。瑜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这是哪个角度的描写?由此可以看出孔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26.赤壁之役,得力东风,周瑜巧占天机,侥幸获胜。晚唐诗人杜牧也曾就此发表过独特的看法,抒发兴亡之叹,请写出与之有关的两句诗句。(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俗活动的瑰宝,也是文化遗产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个传统节日都会有一些代表性的习俗和诗作,折射出中华民族聪明而智慧的精神品貌,承载着华夏历史丰富而多彩的生活内容。
(1)请列举出三个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3分)
(2)请依照例句形式仿写一句话,充分再现该节日特点。(3分)
如重阳节:登高思亲,便插茱萸少一人。(节日:习俗+诗句)
(3)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各种洋节日的盛
行,众多人士开始呼吁“中国人要过中国节,中国节要有中国味。”对于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单清晰地表述你的
观点和理由。(4分)
(二)作文(50分)
28.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文题(1)题目:我已不再是少年
文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在厨房里洗碗,儿子独自在后院不断地蹦蹦跳跳,于是妈妈奇怪地问他:“你在做什么?”天真的儿子大声地回答:“妈妈,我想要跳到月球上去!”妈妈听完后,笑着说:“好啊!不过你一定要记得回来呀!”多年以后,这个小孩真的“跳”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梦想就是这样创造了奇迹,有梦想才会有希望。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九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
2018宜春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60分)
(一)(15分,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此句不得分)
1.君子好逑2.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9.北宋或宋代欧阳修(共1分,每空0.5分)
10.①草木茂盛的样子。②像鸟展翅的样子。③茂盛④遮蔽(共2分,每空0.5分)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共2分,正确而完整地抄写原文语句,少则扣分。)
12.①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②太守醉是核心。③其他场景为“太守醉”做陪衬,以此突出文章主旨。(共3分,每问1分,第3问答案中有衬托、陪衬、突出之意即可。)
13.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欧阳修寄情山水,与百姓同游共饮,忘记个人忧虑,励精图治、清明节俭,把百姓之乐当作真正的快乐,这是他与民同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共2分,主要答出“与民同乐”这一主旨即可。)
(乙)
14.①斯:这、这个。②书:写,写下。(共1分,每空0.5分)
15.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一起抬头望山,低头听泉。采摘幽香的花草,在树荫下休息。(共2分)
16.他喜欢这个地方僻静而公事简少,以及民风安恬闲适、百姓和乐美好。(共2分,必须是自己的话。)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7.①wù②àn③chuī④chǐ
18.渴望有一辆自行车,自己挣钱买自行车,买车梦破灭,哥哥给我买车,卖掉自行车,想念自行车。
(共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内心感受比作饥鸟和饿兽,形象地写出了我对自行车的渴望之情。
(共3分,比喻手法1分,具体解释1
分,表达情感1分。)
20.①徙步跋山涉水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②为了节俭在校外的围墙下、庄稼边,架起锅灶自己烧饭煮汤。
(共4分,每点2分。)
21.①内容上:写出自己挣钱存钱的不易过程,从而突出了对自行车的无限渴望。(2分)
②结构上:丰富文章内容,为下文突然得到自行车时的惊喜作有力的铺垫。(2分)(此题共4分)
22.满足了我少年虚荣的需要,度过了最为难忘的光阴;使我感到了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并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共4分,可分两点,每点2分。)
23.这辆自行车中有我少年时代的期盼,年少的奋斗历程,以及浓浓的亲情和参透的人生道理。这些少年的往事和岁月的印迹令我久久怀念。(共4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四)名著阅读(5分)
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分,每空0.5分)
25.侧面描写;突出了孔明精通天文,善测天气,懂得谋略,智能过人。(共2分,手法1分,性格1分。)
2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共2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不得分。)
二.作文(60分)
27.(一)综合实践(10分)
①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共3分,其中任意三个即可,少则扣分。)
②答案示例:春节——辞旧迎新,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节——赏灯舞狮,东风夜放花千树;
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节——赏月思乡,清空万里共婵娟。
(共3分,习俗+名句,习俗自己归纳,四字为好;诗句必须是名句,胡编滥作的不可以,五言七言都可。)
③有明确观点,言之成理,简明扼要,陈述清晰即可给满分,不需要过多文采。(共4分。)
28.(二)作文(50分)(作文依据中考评分标准,适各学校情况酌情处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7年安徽省宣城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7年阳泉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4中考作文热点素材十大感动中国人
给你的菜里加点啤酒
营养食谱——茯苓豆腐
中考饮食“十四字”建议
初一、初二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中考晚餐菜谱:素炒饼
中考临近专家说考生饮食要注意这些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
中考语文考点:文学常识
中考作文审题九大技巧之五:干枝剖析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