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2022年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2017年中考
生物知识点
数学模拟试题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模拟题
>
2018年周口中考语文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张平
参加讨论
此试题可能存在乱码情况,在查看时请点击右上角全屏查看
2018年周口中考语文冲刺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3、考生要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
时只交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关卡/卡车 调换/南腔北调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B.盘桓/亘古 栅栏/灯火阑珊 惴惴不安/水流湍急
C.淡泊/漂泊 星宿/风餐露宿 数典忘祖/数见不鲜
D.茎叶/颈项 蹊跷/下自成蹊 好逸恶劳/好高骛远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寒暄 名信片 首屈一指 寻人启事
B.坐镇 液化气 再接再厉
不胫而走
C.狼藉 副作用 一愁莫展 通宵达旦
D.脚裸 化妆品 真知灼见 鳞次栉比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
。 。 , 。它本身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④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②① C.⑤①④③② D.⑤②①④③
4.古诗文默写。(8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2)李煜《相见欢》中,通过萧瑟秋意表达词人孤寂之情的句子是 。
(3)《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4)“挽弓引弦”在古代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 ”喷薄着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 ”描写跃马拉弓的激烈战斗场面。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翠云楼里,一把火烧得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智多星”________(人名)足智多谋的形象特点;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______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一腔情,在经典名著中火花迸溅,为了兄弟之情,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了好友____________(人名);《童年》中,外祖母慈祥善良,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____________(人名)敏感而孤独的心。
(2)读名著,明道理。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写出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①小人鱼 ②贝多芬 ③保尔﹒柯察金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共9分)
材料一:①《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材料二:右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
(1)材料一中的两个段落分别介绍了这档节目的哪两个方面,请简要概括。(2分)
①段 ②段
(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4分)
(3)“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假如你参加了诗词大会,主体字为“酒”,请写出你能吟诵的带“酒”字诗句。
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分)
①
②
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5分)
盛开在碗里的硬币
包利民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
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汉堡包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里,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
里。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7.通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内容。(4分)
①“我”奇怪小女孩莫名的神情与独特的硬币花儿。
②“我”好奇
。
③“我”猜想 。
④“我”感谢小女孩和碗里的硬币照亮“我”的生命。
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3分)
9.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我”所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4分)
10.试分析文章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4分)
“飞机上不能打电话”是骗你的吗?
①美国FCC(联邦通信委员会)先是宣布坐飞机可以上网,又宣布从2013年12月12日起,坐飞机还能打电话——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
②FCC主席强调,这并非决定,还需要上级——美国运输管理局同意。但从技术上来说,FCC确实承认了“飞行过程中拨打电话所产生的信号会干扰飞机控制信号”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③其实,1991年,FCC首次出台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就不全因为手机很“危险
”。当时这项禁令的主要原因是,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飞行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其次才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有可能干扰飞机的电子系统。
④没错,“有可能”。事实上,手机的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人报告一架飞机偏离正常航线的事故,并猜测因为受到收音机干扰(当然,类似的报告不止一例)。于是,美国的FAA(美国联邦航空局)和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
员会)开始联手对此进行研究。万万没想到,研究了半个世纪也没有结果……大量的模拟实验——包括在真实航班上和实验室里进行的,从来没有观测到明显的干扰结果。
⑤可是人命关天,虽然FCC曾经在2007年左右犹豫过是否要取消关于电子设备和手机的禁令,但仍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隔离和屏蔽技术的提高,这项无法被实验证明的“安全隐
患”也逐渐被消除,电子设备和飞机经过设计已经确认可以互相兼容了。
⑥当然,如果这项新的规定被航空公司采纳,那意味着航空公司将需要在飞机上安装信号接收器,满足乘客手机与基站信号的交换,1991年FCC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⑦并不是美国独自在试水。早在2008年,欧盟就开始批准乘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和移动设备,比如欧洲的维珍大西洋公司就允许无线的数据连接,但只允许6个人同时打电话;汉莎航空的一些航班允许通过手机连接数据,但不允许打电话。阿联酋航空允许乘客随便打电话。
⑧有趣的是,在FCC的新规定出台以后,大家吐槽的并不是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不安全,而是,“大声打电话会干扰别人,会对我们登上飞机后共同进入的社会空间构成干扰”。《纽约时报》这样解释FCC的行为——它确实是在试图给我们想要的东西:飞行时能够使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
⑨所以,“或许旁边就坐着一个(打电话的)大嘴婆,但至少你能在Twitter上抱怨一下她。”
11.FCC首次发布“手机禁令”的主要理由是什么?(3分)
12.第①段中划线句子“如果你所选择的航空公司允许的话”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3分)
13.第④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本段是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4分)
14.“飞机上不能打电话”很可能成为历史,也许你下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手机禁令”。你认为解除“手机禁令”可能带来哪些便利和不良影响?针对可能的不良影响,你有什么建议?(4分)
三、古诗文阅读 (共14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
(二)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食 ①主人日再食 ②食不饱,力不足
B.备 ①右备容臭 ②前人之述备矣
C.鲜 ①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芳草鲜美
D.舍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②屋舍俨然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语段
(一)采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8.请先从语段(二)中概括出来一个成语,然后再分析两个文段中主人公都取得了成功的原因,并从其中任一角度谈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
成19~20题。(共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9.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展现出的美丽画面。(2分)
20.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中的“争”“啄”两个动词。(2分)
作文(5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
(1)题目:生命因 更美丽(诚信、宽容、阅读、合作……)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
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年周口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D
4、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不求闻达于诸侯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日暮乡关何处是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5、(1)吴用 格列佛 林冲 阿廖沙
(2)示例:美人鱼——小美人鱼为王子甘愿化为泡沫,她的善良感动了上帝,她超生到精灵世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不灭的灵魂。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善良、心存美好的人一定会有好的结局。
贝多芬——贝多芬家境贫寒,年少时饱受生活打击,后来又遭受双耳失聪的痛苦,但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创作出了不朽乐章。他的经历让我明白,苦难阻止不了追梦的脚步,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没有悲观绝望,仍乐观地对待生活,在病榻上坚持写作。他的经历让我明白,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都要用钢铁般的意志去战胜它。
(“经历”符合原著内容2分,“道理”符合人物经历2分)
(1)①节目创办的目的、宗旨、主旨或意义
②节目选材范围或竞赛题目出处及涵盖范围
(2)画面中错落有致的排列着“中国诗词大会”几个字,其中的“中”字幻化成对月吟诵的诗人形象,长袖展开为竹木简或卷轴状,右边一轮弯月抽象为“词”字拼音首字母“C”,月上云彩抽象为“诗”的拼音首字母“S”。选取这些具有浓郁中国古典文化的符号,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大会主旨。(诗人、卷轴、月亮、云彩,看出其任一点进行意义阐述即可得分)
(3)示例: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每一空写完整诗句且无错字才能给分)
小女孩走进麻辣烫店里
小女孩有个贫困的家
(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
8、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作者将“那些学生”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精神的麻木和小姑娘贫困的生活、无法读书的现状、纯洁的心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小女孩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1分,分析2分,共3分)
9、在艰难的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以美好的心态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热情。(意思对即可)
10、⑴点题;⑵首尾呼应;⑶升华小女孩的形象;⑷写出女孩对我内心世界的影响;(5)深化文章的主旨。
11、手机的使用会加重地面基站的负担。(手机的使用是通过地面基站的,而当你快速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时,基站切换过于频繁,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
12、不可以去掉。这句话补充说明了坐飞机打电话的条件,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13、中心意思:手机无线电波会干扰飞机这种事,从来没有真正被实验证明过。说明方法:举例子
14、便利:飞行时能够利用数据、上网、收发邮件等,随时进行工作,解决问题;能减少旅途的枯燥。不良影响:飞机打电话会干扰别人;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接收器安装等成本。建议:航空公司需增加信号打电话的管理;乘客需加强自律,避免打手机干扰他人。
15、A
16、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
17、对比。突出作者求学生活的艰辛及求学意志的坚定,激励马生要勇于克服困难,勤勉学习,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18、凿壁偷光(凿壁借光)。 两人都能克服困难,刻苦学习。 启示方向: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
参考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19、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意思对即可)
20、示例:“争”“啄”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惟妙惟肖地描摹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一个“争”字,让人感受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又兴奋的动作。
21、材料参考立意及示例作文: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
参考例文:
制定目标需量力而行
①目标是黑夜中的北极星,给我们的人生指出正确的方向;目标是春日清晨的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希望;目标是久旱后的甘霖,为我们输送强大的力量。[排比开头,写出“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②然而,不切实际的目标则会适得其反,使你事倍功半。因此,请量力而行,制定真正适合你的、正确的目标。[转折,提出中心观点——准确、清晰。]
③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展开一,段首中心句]蜗牛痛感以往的碌碌无为,遂奋然立志。这只蜗牛的出发点是好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没有人愿意庸庸碌碌。但蜗牛的目标却是东上泰山,南下长江、汉水,这对于“绝云气,负青天”的大鹏而言似乎没什么,对于如蜗牛一类弱小者,只能说是不切实际。蜗牛如此,人亦犹然。随便立下不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目标,最终只落得望洋兴叹的后果,岂不滑稽?[“点”“扣”材料,由“虫”及“人”,分析到位]相反,正确认识自己,量力而行,所制定的目标就可以催人上进,奋发图强,最终实现理想。[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④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战胜困难。[展开二,段首中心句]谁都知道,实现理想的路途是艰难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战胜困难,成就事业,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这就是正确的目标。那只蜗牛制定非常远大的目标,但这并没有帮助它实现自己的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阻碍了它前进的脚步。对于我们,只有制定正确的目标,我们才会为其奋斗,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当年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去实现自己的电脑梦,不就是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在引导他吗?[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否则,今天的世界首富从何而来,“微软帝国”从何而来?[收束本段,照应段首句]
⑤量力而行,制定正确的目标有利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展开三,段首中心句]辉煌是通过努力和积累才形成的,一个个正确的目标能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就自己的价值。当我们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⑥正确的目标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力量之源,通过目标的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也得会以实现。请制定好正确的目标,未来属于你自己。[收束全篇,照应开篇,变换措辞,提升观点。可以考虑写成独立段。]
摆正位置
①有一蜗牛,痛感以往碌碌无为,于是准备东游泰山或南下长江、汉水,但最终都未能实现而郁郁死去。是什么让这蜗牛未能实现目标,是它自己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罢了。[概述材料,反向提出观点]
②有了志向本该是件好事,但由于对自己缺乏认识,把目标定得过高,最终导致了蜗牛的失败。[辩证分析,难得]一只蜗牛如此,难道人就不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把握未来。[由此及彼,正面提出观点: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
③高估自己的人,会将自己推向悬崖边沿。[展开一,段首中心句。反]不知你是否对建国之初的“大跃进”有印象。当时中国人是如此的嚣张,曾夸下海口说:“中国不出几年,在经济上便能超过苏联。”于是便集中全国人民大搞经济,结果非但未能实现诺言,反面给国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人们苦不堪言。建国初的失败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一切都应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切实的目标,不要太过高估自己。[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④低估自己的人,是将自己才能埋没的人。[展开二,段首中心句。反]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差,尽管自己多么努力还是没有,就这样他们的才华被他们愚蠢的想法所埋没。古人言:“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如牛顿、爱迪生……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所以请那些低估自己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心中的才华放飞。[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⑤摆正位置的人,是通往成功殿堂的人。[展开三,段首中心句。正]还记得那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人吗?年少时,疾病夺去了她倾听世界的权力,但她并非因此放弃生命。她把自己定位在艺术的殿堂里,经过努力,她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中国,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将会是一个成功者。[收束本段,照应段首]
⑥摆正位置的人,能在沙漠里发现绿洲;摆正自己位置的人,能把握自己的未来;摆正位置的人,能挖掘自己的才能,是自己才能的挖掘者;摆正自己位置的人,能……[收束议论,排比手法]
⑦如果你不想一生碌碌无为,郁郁而终,(灵活“点扣”材料)那么请重新认识自己,把自己摆在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收束全文,照应开篇]
梦想不是“空想”
有了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了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拼搏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
有了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远行的信念在苦闷中消沉。
那只梦想着东游泰山、南下长江的蜗牛,却感慨生命的短暂,什么也不去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可笑哉、可叹哉。或许以蜗牛之力,是不可能登顶泰山之巅,南临长江之滨,但梦想需要追逐,需要奋斗,不付出行动的梦想只能是一种空想。可想而知,那只蜗牛是在无尽的苦闷中死去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如同那只“空想”的蜗牛,感慨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他们不再去拼搏,不再去奋斗,只知道“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让光阴似水,匆匆流过。等到他们恍然醒悟,已垂垂暮年,回望过去,是一片茫然;放眼现在,却已无可奈何。蹉跎了一辈子,什么也没留下,只有悔恨的泪溢满眼眶。
雄伟的万里长城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是几代人的梦、几代人的结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悠悠的羌管声至今仍在长城上空萦绕,每一个台阶都浸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血液。踏上万里长城,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那些人雄浑而有力的脉搏。那是在向我们宣誓,要想成就宏伟,必须敢于挑战梦想。如今,万里长城仍旧存在,铸造者已扬尘天地间,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我们的心中长存。
如今的楼兰古城、敦煌还存在,风沙早已掩埋了玄奘那西行的脚印,但历史让我我们对这段历史格外清晰。远方的呼唤吸引着他那坚定不移的步伐,尽管远方的路途多么遥远,前面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险,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他没有把西天取经作为“空想”,沉浸在自己的梦中,而是当做生命的一段旅途。他成功了,也一定会成功,因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去阻止一个人去追逐梦想。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的服务中去。”诚然,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个人的生命显得非常渺小,但能泛起多大的涟漪
取决于我们自己。在一生中,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追逐我们的梦想,让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让它绽放绚丽的光辉。
登上泰山之巅,可以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东临长江之滨,可以感受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浩瀚。
不要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一旦你停下,再大的梦想也不可能实现。去寻找吧,寻找人生的意义,只要你肯相信,肯追寻,就会有奇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柳州中考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8年桂林中考语文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考2014中考语文之议论文阅读训练:浅
2010年虎年不可错过的特色春节美食
补脑食谱——拌兔丁
八种食物帮助考生扫除疲劳
如何调理好考生们考试期间的饮食
中考考生营养晚餐菜谱:狮子头
中考午餐营养菜谱:香菇菜心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通州区初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
2015中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