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个成绩中等、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的孩子呢? 在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前提下,家长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 家长法则第一条: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分数背后的信息,你分析透了吗?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第一步,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 原因1:对基础知识、基础概念、基础原理的掌握不广、不深、不透。 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基础概念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3:有意识锻炼自己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步,分析分数涨跌趋势。 单科成绩: 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 如果孩子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 (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适当?和该科老师的关系?) 适时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总体成绩: 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找到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制定保优强弱的策略,才会有提升的空间。 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早恋、网瘾、痴迷武侠言情小说、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都会令孩子分心, 这时家长要沉着冷静,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隐私,与孩子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他们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