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名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名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北齐〕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
    【注释】
    ① 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 姝丽:美丽。
    ③ 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 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 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 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 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译文】
    名誉对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对于镜中之像。(如果)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真的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真的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真的获得美名。
    【演练】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 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名实论
    1.D(深厚;忠厚。面容,容貌;外表)
    2.A(连词,表承接关系,就,那么。B.连词,表不相容选择关系,就是;C.语气副词,才,就;D.连词,转折关系,却)
    3.C(让,辞让,谦让)
    4.见译文。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求名的人应在自身的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做到名副其实,而不应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窃取名声。如今,中国“名人”满天飞,有人求助于金钱,有人求助于吹捧……如此虚名,求之何用?(言之成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