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匿名谤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匿名谤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匿名谤书(6分)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①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②马生尝有所贷,弗与,颇积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绾③马生至,对款,取谤书字校之,略无少异,因而讯鞫④其事。果马生所作,罪之。
    (明·孙能传《益智编》)
    【注释】①尹京:任开封府府尹。宋以开封为京都,故称尹京。②鬻状人:讼师,古代专门替人写状子告状的人。鬻,卖。③绾:拘系。④鞫:审讯,审问。
    18.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
    19.王安礼在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做事风格?(2分)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数日前有鬻状人马生尝有所贷()
    (2)弗与()
    (3)取谤书字校之()
    (4)果马生所作,罪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
    答案
    
  
    18.【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每断对一处得1分;超过两处则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考点直击】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思路点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础,也可借助句子的结构特征来帮助断句。
    19.【答案.【答案】①严谨,不轻信,重视调查;②公正,重证据,处罚
    严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直击】本题要求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选文内容,以加深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翻译句子,理解句子意思,这样就不难理解了,还可以寻找王安礼案】(l)曾经(2)给予(给)(3)诽谤(毁谤)(4)判罪(惩处,处罚)(每小题1分)
    【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积累、理解文言字词的情况。
    【思路点拨】D中的“罪”作动词用,可解释为“降罪”“处罚”。
    20作所为,根据他的举动来概括他的做事风格。
    21.【答案】王安礼对富家进行了搜查,没有发现谋反的真凭实据,便问他们是否曾经有仇人。
    译文
    宋朝王安利礼,字和甫,在开封府时候,有一封匿名书信,告发一个富裕的人家家里有谋反叛逆的人,整个京都的人都担心,唯独和甫不放在欣赏,果然没有几天又圣旨下来消除这个谣言。和甫扫查了这户富裕的人家没有找到任何东西能够证明其有谋反的迹象,因此询问他有没有冤家结仇。夫人说:前几日有个写状子的人叫骂声的向我借钱,我没有借,他就说了很多坏话。和甫于是就私下里让人用其他的利用将马省拘役到负压,对字迹,取来诽谤的文书与他的字迹对证,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审问他关于诽谤之事。果然是马生所做,判他有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