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7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柳梢青·春感 【宋】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注释】 (1)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双调四十九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春感,亦咏元宵。(2)银花,明亮的花灯。泪,指烛泪(3)愁城:借指临安。(4)笛里番腔:笛子吹出了外族的腔调。番,古时对外族的称呼。今朝中考语文:www.jzjy365.com收集整理(5)辇(niǎn)下风光:故国的都城风光。辇下,指京城。(6)海上心情,用苏武牧羊典。《汉书 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6.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展现了临安一片凄凉悲愁的气氛。 B.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写想象中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 C.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这两句承上启下,用“想故国”三字点明上片所写都是自己对故都临安的遥想。[来源:jzjy365.com] D. 下片的结句干脆利落,声如鼓板。这样结尾,与诗人不尽的国恨家痛和遗民隐居的悠悠岁月十分相合。 7.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从想象落笔,虚中见真意,正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一个显著的特点。 B.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文势由舒缓转为陡急,而感情则变得更加沉郁。 C.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这三句思维极为跳跃,内涵顿为丰富, 联想的余地也更大。全词到此收束,但言有尽而意无穷。 D. 全词节奏明快,更加强了作者的苍凉悲郁之情。 答案解析: 6.D (下片的结句如弦索之声,幽怨宛曲) 7.B(文势由陡急转为舒缓,而感情则变得更加沉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