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集锦(13),供同学们参考。 121.质(zhì) (1)名词。 ①底子,质地。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资质,禀性。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 询问,质问。如: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122.治(zhì) 动词。 ①医治。如: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②研究。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③惩治,治罪。如: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123.置(zhì) 动词。 ①丢弃,弃置。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 ②放置,布置。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③设置,布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购置,置办。如: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124.至(zhì) (1)名词。 极点,极致。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动词。 到,到达。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形容词。 周到,周全。如: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125.诸(zhū) (1)形容词。 众多,各。如:诸君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2)兼词。 相当于“之于”。如: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126.走(zǒu) 动词。 ①疾趋,奔跑。如: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②逃跑,逃奔。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③快速地动,滚动。如: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④奔向。如: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