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论语》中的115个常见成语整理(含解释及出处)(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从心所欲
    【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出自】:《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动干戈
    【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8、待价而沽
    【解释】: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出自】:《论语·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9、箪食瓢饮
    【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0、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1、道不同,不相为谋
    【解释】: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自】:《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22、道听途说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23、 恶衣恶食
    【解释】: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自】:《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25、发愤忘食
    【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犯上作乱
    【解释】: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自】:《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7、肥马轻裘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28、斐然成章
    【解释】: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自】:《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29、分崩离析
    【解释】: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出自】:《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0、父母之邦
    【解释】:指祖国。
    【出自】:《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