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因人废言 【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7、用行舍藏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8、有教无类 【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09、欲罢不能 【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10、愚不可及 【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1、怨天尤人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12、择善而从 【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3、知之为知之 【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4、众星拱辰 【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5、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