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诫子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诫子书》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句梳理 读音:夫(fú)淫(yín)励(lì)治(y?) 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成” 2、古今异义 “险”“穷”“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