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背诵课文 七、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