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词多义 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石兽这件事) 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议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为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按照) u重点理解的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参考译文: 1.经过十多年,僧侣募款重新修整(佛寺的外门)。在河水中寻找两尊石兽,最后没有找着。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河水冲到下游去呢? 3.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越冲越深,直至石头陷进去一半(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