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化学考点:固体的溶解度,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80g。 (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