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它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实际上,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对这门科目的兴趣和爱好。在平时,我们可以讨论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科目需要我们去熟记和理解,以及应用学过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
    中国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其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了隶书。(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4)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同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社会恐怖。)
    (5)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用于抵御匈奴。(抵御了匈奴南下,同时加重人民的徭役负担,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6)民族关系上:统一东南、岭南和西南部分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加强中原与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促进局部统一和民族融合。
    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总称五代。
    2、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
    3、916年,契丹国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契丹改国号为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我国西北地区由党项族建立并定都兴庆的政权);
    4、1115,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7年,金灭亡北宋;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5、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辽与宋
    6、南宋的抗金名将有岳飞和韩世忠等,岳飞于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兵。
    7、北宋时发明了插秧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政府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北方一些地方。南宋时,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太湖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很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8、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都有夜市、晓市,还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瓦子)”;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