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要点:文言文和古诗易考情景默写(4)

http://www.newdu.com 2022-06-2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8096091', container: s, size: '580,90', display: 'inlay-fix' }); })();
    
    十七、《诗经关雎》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兼葭
    (诗经)
    1.《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景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兼葭》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观沧海
    1.《观沧海》--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一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饮酒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景物描写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抒写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1.《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行路难
    1.李白在《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形象主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満山。
    3.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诗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下。
    春望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舂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悲叹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