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 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八、"重要""重点""主要"类 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集体经济的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九、"主导""主体""主题"类 1.国有经济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4.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5.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十、"原则"类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_。 3.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民族团结。 十一、"目的""目标"类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4.建党100周年(即2021年)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世纪头20年) 5.建国100周年(即2050年)的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6.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称为"六个更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