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笔酣畅 “文者,气也。”“气不通则文不畅。”这些都说明真正的好文章是一气贯注,文脉畅通的。让我们看2006年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快乐的风筝》这段文字: 在历练中收获勇气,在不安中收获勇气,在不甘中收获勇气,在腾飞中收获勇气! 风筝羽化成了大鸟,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没有多少人相信,更不会在意。 风筝终究飞得高,大浪之后又是一番新天地! 风筝如此,何至人哉?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不能不为其内在的张力、酣畅的文气和精彩的排比所吸引。 五、留有余韵 中国的艺术非常讲究韵味,讲究空灵,追求余音袅袅,在文学上则表现为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如下面一段文字: 雨,轻柔地漂洒着,所乘的小舟凭借娴熟的舟技,在富春江湍急的漩涡里悠然左右,不觉江流浩荡中,已是天山共色。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不禁进入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意境,朱元思笔下的富春山水在我们的眼前云雾缭绕。 再看下面这段韵味清醇的文字: “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看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初夏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我告别月夜的沉寂,我会变成一轮满月! (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月夜的沉寂》) 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如在饮一杯香茗,在作者营造的禅意中徜徉、咀嚼。 六、锤炼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语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察满分作文,其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 整散结合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中考满分作文《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文中语句的表达显露出错综美与音乐节奏美,奇偶相间,散放中见严整,或排叠,或对偶,或展开,或概括,都可见语言运用自如的功力,读来亦琅琅上口。 2. 蕴含哲理 让我们拥有自信去争取成功吧!不要为良机不遇而叹息,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惶恐,不要让所谓的“自知之明”束缚了进取的手脚,不要满足于暂时的成绩,失却了追求更高目标的信念和勇气。我们不会忘记——在讥笑中有瓦特,在冷眼中有牛顿,在差生中有爱迪生…… 自信是成功的源头,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力量。(中考满分作文《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力量》) 文章字里行间浸透着小作者浓浓的哲思,显示了小作者非凡的思辨能力,也告诉我们:我们平时不能死读书,而要用自己的脑子消化、思考。 3. 融入真情 国家凋落,辛弃疾痛于心头。一壶烈酒,浇不灭他满腹的忧愁,更浇不灭他爱国的拳拳赤心!风雨危难之际,他以“了却君王天下事”为己任,戎马半生却未能兴复河山,贫病之际他大叹“可怜白发生”,他是英雄,另一种英雄。 那是种豪情万丈的气概。 那是另一种英雄的气概。 (中考满分作文《另一种英雄》) 文章语言酣畅淋漓,感情磅礴充沛,态度斩钉截铁,对偶、排比与反复修辞的错综使用,使笔下隐隐有风雷之气,使文章如钱江大潮一浪高过一浪,不可遏抑,读之如天风海雨,逼人而来。读罢此文,掩卷而思,不能不为小作者的作文功底所叹服。 4. 展露才华 通宵未眠的我,偶尔发现花未眠。孤零零的一朵移栽的野菊花,冷清地开在我日日看过的窗前的陶瓷小钵里。我大吃一惊,川端康成没有骗我们,花在夜间还真的是不眠的。 花在白日里绽放美丽,也不断吸收,吸收光与热、水份与养料;更鲜为人知的是它在夜间也不舍劳作呀。难道花在夜间埋怨过天光不能给我足够的光与热?世界不能给我足够的》) 作者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思路灵动,文采飞扬。灵动中闪烁着亮丽的光辉,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诚挚的感情。 5. 老练圆熟 2006年广西崇左市中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语文》把作者在语文课本中了解到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感受到的众多伟大的诗人、名著佳篇串连起来,文章用语注意分寸,推断进退自如,言辞恳切,令人信服,很好地显示了语言的成熟美。 6. 朴实无华 那么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细节做不好的人,通常是得不到他所想要的结果的。 我自己在这方面可谓吃尽了苦头。平时学习不注意总结错误教训,如审题不清、漏写单位、移错小数点等,由种种细节问题所导致的错误,常使自己后悔不已。 亲爱的朋友们,细节是成功的垫脚石,没有它们的铺垫和补漏,再好的房子也可能是危房。关注每一个细节吧,它会引领你一步步走上成功的殿堂的。 (中考满分作文《细节成就辉煌》) 作者不事雕琢,向我们捧出了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大众话语,对细节的重要性加以诠释,透彻精辟,大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风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