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化学探究试题之关键词──氧气 河北 司志书 1.(烟台)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参考答案 (1)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 2.(晋江)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为了探究其反应原理,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在常温下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氧气。 [设计实验]浩明同学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并验证反应产物。 ![]() ①A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装配该装置时,应选用的仪器除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外,还需要的仪器有(填名称)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依据是 、 。 (2)用D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其依据是 ;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用 法收集。检验D装置试管内收集到中的气体是否氧气的方法、现象及结论是:待D中气体集满后,把试管移出水面,然后 。 (3)C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参与反应的CO2,如果没有连接这个装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4)检验B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反思与评价](1)通过上述实验,明明同学认为Na2O2与CO2反应除了生成Na2CO3和O2,还有可能生成NaHCO3。你认为他的结论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写出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请说说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的是优点 。 参考答案 (1)①锥形瓶、长颈漏斗; ![]() ![]() 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或反应条件) (2)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 (3)影响氧气的检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4)(步骤、现象各1分,方程式2分,共6分)
[反思与评价](1)不正确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NaHCO3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3.(安徽)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人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⑵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⑶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 × %。 ⑷ 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注意:若答对⑸、⑹两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⑹ 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 参考答案 ⑴ 2H2O2 ![]() ⑵ 否(1分) ⑶ 21(1分) ⑷ 35(1分) ⑸、⑹两小题共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⑸ 82(81~84之间均给分)(2分) ⑹ ①、④、⑤(2分) 4.(贵港)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 【猜想与探究】猜想:淡黄色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 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与结论】
![]()
【交流与比较】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与结论】
【继续探究】2CO2 + 2Na2O2 2Na2CO3 + O2↑ 【交流与比较】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反应消耗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