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专题 湖北襄阳第四十七中学 刘国清 【基础知识】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其中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形成骨骼,骨骼肌附在骨骼上 (1)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组成。关节在运动中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特点。 (2)肌肉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肌肉受到刺激时,会发生收缩产生力。运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协调才能完成 (3)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中,关节是支点、骨是杠杆、肌肉是动力) 2、动物的运动 (1)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2)不同类群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其结构基础也不尽相同,有的并不具备骨和关节等结构 3、动物的行为 (1)概念:动物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2)分类: ①从行为的直接意义或表现形式来看分: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②从行为获得途径或行为与遗传的关系来看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后天性行为) ③从同种个体之间关系来看分:单独生活、群体生活(若有个体间互动的活动,称为社会行为) (3)意义:使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4、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 ①概念: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②意义:使动物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2)学习行为 ①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②意义: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比较
5、社会行为 (1)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营群体生活,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狼、狮子、蚂蚁、狒狒等 (2)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6、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所特有的) (1)方式: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都 (2)实例:蚂蚁的通讯、利用性外激素诱杀昆虫、利用性外激素干扰雌雄虫识别,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目的。 (3)意义:有利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存活和繁衍 7、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使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练习】 1.组成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是哪些结构( ) A.肌肉和骨 B.骨骼和关节 C.骨、肌肉和关节 D.关节和肌肉 2.在组成关节中,能够使关节在运动中动作准确的结构是( ) A.关节软骨、关节头和关切窝 B.关节囊中的韧带、滑液 C.关节囊中的韧带、关节头和关节窝 D.关节软骨、滑液 3.构成运动系统的肌肉叫做骨骼肌。对骨骼肌的正确描述是( ) A.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组成 B.骨骼肌只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C.肌腱也是肌肉组织 D.一块骨骼肌只连接在一块骨上 4.能够正确表示肌肉、骨骼与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 ![]() 5.与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有关的是( ) A.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 C.皮肤、骨骼、关节 D.呼吸系统、生殖系统 6.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辩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 7.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警犬可以嗅出毒品 D.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 8.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9.动物具有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是( ) A.适应环境变化 B.保证基本生存 C.繁殖后代需要 D.获取食物需要 10、下列关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各成员之间都是用声音进行信息交流 11、动物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作为信息进行交流的( ) A.动物、声音和气味 B.运动、食物和形象 C.地点、时间和空间 D.电话、雷达和信号弹 12、下列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利用高等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知识的是( ) A.牧羊时管好头羊就可以了 B.选择同等大小、健壮的10只鼠妇做实验 C.利用小白鼠做医学临床实验 D.保护稻田里的青蛙,以蛙治虫 ![]() (1)图中木版〔1〕和〔2〕相当于运动系统中的两块 ,松紧带〔3〕和(4〕相当于 ,螺丝钉〔5〕相当于 。 ![]() 14、右图是人体上臂的两组肌群协调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当手臂处于甲状态时,___处于收缩状态,____处于舒张状态。 (2)由甲到乙的运动,必须在_________支配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A的状态变化是____________,B的状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3) A、B表示的肌肉名称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4)当手臂自然下垂时,A处于______状态;B处于_______状态。 (5)由此看出,人体任何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_____组肌肉___________活动的。在完成动作的瞬间,常常是一组肌肉_________,而另一组肌肉_________。有的特殊动作会使肌群的协调更加复杂。 15、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2)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行为。 (3)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偷饮牛奶,这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16、下列是验证动物的肌肉具有收缩的实验 ![]() 实验装置如右图 步骤:(1)用针直接刺激腓肠肌和停止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电流直接刺激腓肠肌和停止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流刺激与腓肠肌相连的坐骨神经和停止刺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