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坚持以学生为本,打好中考复习攻坚战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坚持以学生为本,打好中考复习攻坚战
    河北省安新县新星中学 张克新
    2008年中考转眼即将来到,面对新的学生,新的一年,新的考试形势,怎样才能科学高效地组织好中考备考阶段的教学和复习工作,我仅从个人角度谈几点浅显的感受和做法,与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用好学科说明,明确备考方向。
    每年的学科说明,不仅是考试范围的一次圈定,更是考试命题趋势和信息的一种传递,认真、详细、全面把握理解学科说明,细致对比学科说明的点滴变化,对于明确考试内容,了解适应中考题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克服和避免教学和复习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今年的中考说明进行了哪些改动,显示了哪些新的特点呢?我认为其中有三个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明确了中考的试题特点和命题趋势;二是删减和完善了考试内容;三是对河北试卷题型作了明确解读。
    首先,结合06、07年我省中考试卷和今年的考试说明总结一下我省中考试卷的特点和趋势。
    1、正面教育原则明显。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指试题选材背景,考试立意,考查目的,总体为社会生活中积极,正确、鼓舞人、教育人的材料,是能给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积极影响的事例。08年学科说明145页开宗明义指出:命题要注意试题素材的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的价值取向,这些事实和命题方针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教学和复习工作中要多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青少年成长中文明、健康、正面的时政材料,对于有些不符合这一原则的反面的事件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关注,也不要盲目的去大量做外省市有关的不符合这一要求的试题,有些甚至可以置之不理,如:重大贪污腐败案件,恐怖事件,安全事故,青少年群体恶性犯罪,政府的某些行政不作为行为,某些普遍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目前还没有定论的事件等,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复习时间,还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增强了育人效果。
    2、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特点。目前我们的广大教师能由单纯关注课本知识向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转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既锁定了热点,又细化了切入点,把握了生活点,不仅全面的考查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08年中考说明在145页考试要求中指出,文科考试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在146页继续指出:要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能力。这些指导方针其实都是在启示我们既要合理关注热点,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巧、新、活地将知识和背景结合,进行微观切入角度的研究,不要过于简单地进行所谓的专题复习了。
    3、重点考查整体把握课本知识,培养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科说明145页指出:命题要提倡整合学科知识以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146页强调指出: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试题内容将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有可能把专题热点进行综合,最主要的是试题答案具有不唯一性,答案往往分布在课本的多个角落,各课的相关部分,提问和答案不再是单一的问与答的模式。
    对知识进行整体,综合考查,不仅符合开卷考试的特点,还真正培养了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引领教师主动参与到教学方式的改革中来,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和复习中要及时科学地构建宏观的、整体的知识体系,要认真梳理知识脉络,要及时根据热点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要锻炼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树,根据热点快速思考和检索相关知识的能力,真正实现先思考、后成型、再适当翻书的境界。   
    4、常规重点知识考查明显,需要我们特殊关注。如:未成年人保护,科技创新,国家成绩回顾,取得成绩的原因,建设祖国的措施列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维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道德建设等应在结合热点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关注与训练。
    5、提问更加简洁,命题更加清新典雅。不论选择还是材料题,都没有了很长的叙述,而是很简短但有技巧性的描述或提问,加之提问更加人性化,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也提醒我们在设计,选择试题时应该高标准、严要求、符合规律、顺应潮流,早日让学生接受和习惯提问的特点。
    河北省思想品德考试一直坚持总体平稳、稳中求进的原则,所以这些特点应该会得到保留和适当的完善,研究和贯彻好这些特点也必将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研究好中考说明还有利于我们把握完善中考的复习范围。
    今年的考试说明在总体内容保持稳定的同时,与07年学科说明比较,在考试内容上有20多处改动,应该在复习的过程中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增加了重要的指导性语言,在146页加入了“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特点,我们在选定考试的具体内容,确定专题时,整合了与法律和国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相关教育内容,保证了对考生思想品德素质考查完整性”。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很大的,这预示今年的中考题将选用带有综合性材料作背景,也预示着试题的考查知识点也将是更全面的,提醒我们不要对热点单一复习,不要把所有热点都复习,不要把热点就当作专题,不要在复习单一的知识。要善于选取带有综合影响的材料,善于整合热点材料,善于把热点中的多个知识点挖掘出来。
    再如今年学科说明中有些新加的内容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比如在总目标中加入了珍爱生命,在考核的主要内容中加入了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这样一个大的专题,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板块中增加了“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加了“诚实守信是美德”;在知晓国情,报效祖国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增加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把“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列为考试内容;增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内容;增加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等等。这些知识点的加入应该有其背后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是充分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需要;二是这一年来形势发展和时政热点的需要;三也更说明中考命题生活化,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今年的中考中应该会得到体现的。
    同时在今年的学科说明中也删减合并了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的删减与合并,我感觉一是淡化理论的需要,二是更加符合表述逻辑和语法规范。
    最后,研读好学科说明还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训练河北特色的中考题型,提高复习效率。
    河北省的试题与外省市有诸多不同点,所以不要盲目选用试题,以免给学生做无用功或形成误导,使学生不适应。我省命题我的感觉是严谨、科学、特点显著。比如选择,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用有限的选项尽量考查较全的知识,体现了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结合,如07年选择第4题,以物权法的通过为背景,四个选项分别考查了宪法的地位,法律的性质,依法治国的进程,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四个重点知识,由于选择中在考查基础知识,所以基础知识中的表述性语言,易错知识点,带有特殊评价的论断要特别引起关注,如06年5、7、8、11、13、14、16、27、28、30、32题和07年8、9、23、25、27题对基础知识的评价进行了“张冠李戴”,稍不注意,就可能因小失大,所以要特别关注比如国情、国策、战略、目标、制度、指导思想、原则、中心与核心等知识。
    在有共同点的同时,07年的选择又具有了新的特点,那就是难度与06年相比,有所降低。比如06年选择第1题为两空,07年为一空;06年12题表格数据为五组,07年为三组;06年的选择答案很全、很细,学生需要仔细分析排除,07年的选择答案相对浅显,突出了主干知识,甚至部分选择还放入了一些很容易排除的轻量级答案;06年选择理论性很强,07年实用性、生活化、社会化趋势明显,等等。这些也预示着选择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在尽量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试题也真正向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在由思想政治向思想品德转变,在由单纯关注知识向关注学生生活,体现热点转变;在由理论性试题向实用性、教育型试题转变,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十七大精神。明确这些不仅可以树立我们的信心,还可以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应该与时俱进,而不应走老路,选老题了。
    简答和材料题除了以上叙述涉及的特点以外,还有以下新的倾向。卷二部分第一题往往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倾向于权力和义务的考查;所有材料题关注的大都是社会重大热点,且与课本的结合点很多,答案尽量符合主干知识的表述,再有就是材料和问题紧密相连,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审题的能力。
    二、贯彻三个原则,巩固基础知识。
    为争时间、提效率,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我采用了板块复习的办法,把握好三条原则进行整合,大胆删减合并有关内容。这三个原则是课标原则、学科说明原则、时政热点原则。课标原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把知识点化为具体问题进行罗列;学科说明原则就是把新加的内容列为重点问题,把删减的知识去掉,把常规内容和去年试卷对比,合理保留;第三个原则就是根据本年度的社会热点再进一步确定应该重点复习的基础知识。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采取的是以下三大板块,即国情国策、法律知识、青少年成长与保护。这样把内容就有机地进行了合并,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容易组织复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了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经过以上步骤地整理和筛选,08年的基础知识就可整理为以下要点。
    (一)国情与国策
    5国情;4国策;5战略;6原则;8目标;5核心;5制度;2任务;10意义等。
    (二)法律知识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有哪些?公民如何行使权力?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哪些?公民如何履行义务?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特点?法律关于各项重要权力的规定?
    2、法律基本常识。法律的特征;法律的性质;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分类;一般为法与犯罪的区别;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不良行为的表现和危害;青少年怎样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人。
    (三)青少年成长与保护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具备的品质。珍爱生命;拥有积极健康的情绪;拥有自信、自强、自立的品质;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懂得公平;学会竞争与合作;诚信到永远。
    2、青少年保护。青少年面临的诱惑和侵害有哪些?青少年如何拒绝诱惑和避免侵害?为什么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保护?青少年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四个保护的内容有哪些?如何用法律保护自我?
    三、转变两个观念,完善课堂教学。
    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以上各项工作必不可少,但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取决于我们的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自身的素质、水平和责任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的开展,转变观念,顺应潮流,充分理解,深入贯彻当前的教育方针才是成功的光明大道。
    首先,在思想品德教学上要转变两个观念。一、必须由思想政治课模式向思想品德课转变,也就是说由突出识记基础知识,注重理论,强化政治观点,政策类提法多,教师填鸭式授课多,学生被动接受多向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能力、知识、觉悟的全面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模式转变。
    其次,要由过度关注社会热点向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转变。很多年以来,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或载体来考查知识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及时关注社会生活与实际也应该是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形成的良好习惯,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考试的唯一方式,考试是为了多角度,多目标,多形式塑造人,教育人,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考查热点、依靠热点。过分的关注热点,强行与课本结合不仅危险,还限制了我们的教学与复习思路。这就启示我们对社会热点适度关注,冷静筛选,科学整合,从与课标结合多与少,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的多与少,是否体现正面性原则结合,要与基础知识的重点结合,而考过的,与课本结合较少的,没有定论的,综合知识较少的,时间性较强的、反面素材的一般不要选。
    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还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工作才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选好资料。尽量选用河北专家和骨干教师主编的最新资料,这样不仅复习效果好,质量高,还可以在题型、复习内容上少走很多弯路。
    2、多角度复习。要根据每年的考试说明确定范围,要善于根据当年的时政组织试题,要善于及时总结和改进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自信的同时要谦虚谨慎。警惕不能及时或疏于处理学生在思想及学习中出现的大小问题。以免造成大的隐患和损失。要警惕简单教育与题海战术带来的沉重后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认真揣摩中央政策的新提法,深邃地掌握换汤与换药之间的关系。原来叫保护环境,现在叫环境保护型社会,叫节能减排;原来叫为人民服务,后来叫三个代表,现在叫以人为本;原来叫全面发展,后来叫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原来叫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叫文化建设;原来叫社会主义的本质,现在叫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等等。不管怎么问,原来考创新用神六飞天,今年有可能用嫦娥一号,去年是长征精神,今年是抗击暴风雪,原来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今年是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原来有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与台湾问题,今年有西藏分裂事件,虽有不同,但复习的思路基本相同,不管举什么例子都要深刻地把握相关的基本知识体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就好像X片一样,不管他穿什么华丽的衣服,都能认清他本来的面目。
    四、适度关注热点,搞好专题复习。
    根据上述几个原则,在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我感觉有以下专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在今年都应该引起关注(仅代表个人观点,只供参考)。
    (一)十七大专题
    1、十七大的主题;2、列举十六大以来的取得的成绩,分析原因;3、结合国情理解发展协调性;4、我国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建设措施;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在哪里,有什么意义;6、从创新、节能减排角度理解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7、结合历史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构成;8、十六大以来关注民生的措施有哪些,意义有哪些;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0、党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取得成绩;11、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12、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依法行政的意义;13、共同理想。
    (二)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历史)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意义;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有哪些;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明确提出时间,确立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的时间;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的时间;4、基本路线的核心,中心。5、对改革的评价。6、对外开放的重要性;7、对外开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迎接奥运会的召开
    1、奥运会在中国召开说明了什么?2、中国能承办奥运会的原因有哪些?3、青少年参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有什么意义?4、面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向政府、家长、媒体提出建议?5、青少年如何在迎奥运活动中怎么办?6、科技在08奥运的体现和意义。7、中国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影响有哪些?
    (四)全民动员 节能减排
    1、从今年6月1日开始,限制使用塑料袋有什么意义?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克服由此带来的暂时不便?2、我省中小学美术音乐教材今秋开始循环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3、冀东南堡油田的绿色开发方案。4、保定打造太阳能之城和中国电谷。5、河北省在今年两会上在节能减排上做出的承诺。
    (五)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1、灾害中,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明了什么?2、抗击暴风雪中先进个人与集体的人与事表现出来的品质有哪些?尤其是学科说明新加的内容要引起高度注意。要特别关注我省唐山宋志永等13名自费赴湖南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唐山农民的事迹。3、我省道德模范林秀珍和尚金锁的事迹。4、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属于什么建设?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从责任、传统美德、思想道德建设角度谈谈如何向道德楷模学习?你认为如果学校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应该侧重哪些方面的典型?
    (六)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保留意见)
    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2、列举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问题采取的两个措施。3、列举成绩分析西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西藏分裂势力的行径为什么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谴责?(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生命健康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履行义务,如何行使权利,正义行为,珍爱生命等)5、我国政府依法打击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违法分子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制建设的首要要求,法律的特征,法律的性质与作用)6、中国人民尤其是众多网民针对德国媒体在西藏问题上的失实报道予以有理有据地反驳体现了哪些知识?7、达赖集团分裂祖国行为的危害有哪些?8、从国家和个人谈谈面对这种分裂行为该怎么办?
    (七)其它热点
    两会期间农民工代表备受关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体现的精神和品质;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中日关系;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俄罗斯新领导人;关注世界气候变暖的重要国际文件巴厘岛路线图;劳动合同法实施;修订法定假日,尤其是把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公安部打击网络黄毒;垃圾短信问题。
    在对待时政问题上,我们在做好重点复习的同时,要注意根据考试和知识间联系的需要,善于整合热点,比如是否可以将改革开放30周年和党的十七大有关问题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将奥运会的举行与嫦娥一号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将节能减排与绿色奥运结合,以适应07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这一整合热点的特点。还应注意过热的时政事件如何提高提问技巧和水平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细节都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踏实研究,才能提高我们的专题复习质量。
    2007年已经成为历史,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留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2008年中考的脚步日益临近,那就让我们所有教育同仁携起手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思想品德课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深入研究,又好又快地用我们的真心和付出来为培育出更多和谐的人才,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而不懈努力吧!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本稿是2008年3月31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思想品德中考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有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