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天门市多宝镇八年级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天门中考历史)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 A、南京解放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 4、(天门中考历史)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 )在形成的。 A、解放战争期间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针对( )提出来的。 A、经济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对外开放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7、(天门中考历史)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8、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应为(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社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9、(天门中考历史)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0、(天门中考历史)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 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二、综合题 11、(天门中考历史)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4)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目前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12、(天门中考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 (2)上述计划集中主要力量重点发展什么?上述计划期间党和政府参照了哪个国家的建设经验?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 天门中考历史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新中国成立 【解析】【分析】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选毛泽东为主席,将五星红旗作为我国国旗,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答案是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知识。 2、(天门中考历史)【答案】D 【考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950年6月,爆发朝鲜南北战争,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入朝半年内,就五战五捷,把美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方主将是彭德怀,美方主将是克拉克。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朝鲜战争的结果。 3、(天门中考历史)【答案】C 【考点】新中国成立 【解析】【分析】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称地方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双方同意西藏实行“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收回了对西藏的实际的管理权力。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 4、(天门中考历史)【答案】D 【考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前,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准确识记。 5、(天门中考历史)【答案】B 【考点】工业化起步 【解析】【分析】解题时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东北老工业基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涉及到东北,且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应该是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布局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鞍钢都位于东北,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不涉及到经济发展的问题,故A项排除;文化大革命是围绕阶级斗争展开的,故C项排除;改革开放时期是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故D项排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 6、(天门中考历史)【答案】B 【考点】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978年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7、(天门中考历史)【答案】D 【考点】文革十年 【解析】【分析】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1966—1976年。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名字中折射的历史史实。 8、【答案】A 【考点】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按时间顺序依次为: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3-1956年农业合作社、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1978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 9、【答案】C 【考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A项谈不上,B项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最重要的相同点。D项不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是借鉴苏联。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天门中考历史)【答案】C 【考点】香港和澳门回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并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是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构想。 二、综合题 11、【答案】(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安徽。国有企业。 (5)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 【解析】(天门中考历史)【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分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赋予的社会主义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首先从安徽省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已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点评】(天门中考历史)本题考查了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分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带领着中国人民走上了赋予的社会主义道路。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 (2)发展重工业。苏联。 (3)三大改造内容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考点】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 【解析】(天门中考历史)【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计划集中主要力量重点发展发展重工业。上述计划期间党和政府参照了苏联的建设经验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