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数学 > 综合辅导 >

初二数学下册课本内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0-02-21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为了方便同学们系统的复习初二数学,小编给大家总结梳理了初二数学下册的课本内容,供参考。
    初二数学下册课本内容总结
    数据的分析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而是以比的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及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2.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5.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不等式
    (一)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2.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即:
    a>b<===>a-b>0
    a=b<===>a-b=0
    a<b<===>a-b<0
    (二)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整式
    1.整式:整式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是有理式的一部分,在有理式中可以包含加,减,乘,除、乘方五种运算,但在整式中除数不能含有字母。
    2.乘法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因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3.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为1。
    分式
    1.一般地,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就叫做分式,其中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
    2.分式条件
    (1)分式有意义条件:分母不为0。
    (2)分式值为0条件: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3)分式值为正(负)数条件:分子分母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分式值为1的条件:分子=分母≠0。
    (5)分式值为-1的条件:分子分母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