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9分) 五国①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辅国②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公仲果惧兵而营利。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选自《战国策·楚一》) 【注释】①五国:分别指赵、魏、韩、燕、楚五国。②韩氏辅国:韩国大臣韩珉。后文“公仲”同此。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好利而恶难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其心必惧 惧有伏焉 C.韩之反赵、魏之后 窥谷忘反 D.而楚果弗与地 未果,寻病终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我 厚 赂 之 以 利 其 心 必 营 我 悉 兵 以 临 之 其 心 必 惧 11.结合上文说说昭阳为使五国之约落空所做的计划是什么?(3分) 答案解析: 9.【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中的“恶”,前后都是“厌恶”的意思;B项中的“惧”,前者是“害怕”的意思,后者是“担心,忧虑”的意思;C项中的“反”,前者是“抗拒”的意思,后者是“返回”的意思;D项中的“果”,前者是“果然”的意思,后者是“实现”的意思。故选 A项。 10.【答案】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①用丰厚的财物去诱惑韩国大臣韩珉;②用大军威胁韩国大臣韩珉。(或厚赂之以利,悉兵以临之。)(3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根据上文中“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彼惧我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可知昭阳分别用丰厚的财物去诱惑韩国大臣韩珉;用大军去威胁韩国大臣韩珉,最终使五国之约落空。也可用原文中的话作答。 参考译文: (赵、魏、韩、燕、楚)五国联盟进攻齐国。(楚相)昭阳对楚王说:“五国如果打败了齐国,秦国一定会(乘机)向南谋取楚国。”楚王说:“如果这样怎么办呢?”(昭阳)回答说:“韩国大臣韩珉,贪图私利又厌恶危难,贪图私利,可以(对他)施以利诱;厌恶危难,可以(对他)施以威胁。今朝中考语文:www.jzjy365.com收集整理。我用丰厚的财物去贿赂他,他内心一定会被利所诱。我发动大军去威胁他,他内心一定会感到害怕。他害怕我们的大军且贪图我们的重利,这样五国联盟(攻齐)的事一定会失败。(他们的)盟约被撕毁以后,即使不给(韩国)割地也是可以的。”楚王说:“好。”于是派大公事去韩国,韩珉果然害怕大军且贪图重利。韩国抗拒与赵、魏(联盟)以后,楚国果然没有割地给韩国,而五国联盟攻齐之事就落空了。 (责任编辑:admin) |